[發明專利]一種復合肥漿料粘度和顆粒體積大小的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12679.5 | 申請日: | 2014-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3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曹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凱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52316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漿料 粘度 顆粒 體積 大小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肥生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肥漿料粘度和顆粒體積大小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糧食生產在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糧食產量的途徑是擴大耕地面積或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根據我國國情,繼續擴大耕地面積的潛力已不大,雖然我國尚有許多未開墾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資多、難度大的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國糧食增產必須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途徑。施肥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化肥是農業生產最基礎且最重要的物質投入。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化肥在對農作物增產的總份額中約占40%~60%。
中國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說化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化肥,主要有單質化肥和含有氮、磷、鉀及其他養分元素的復合化肥。復合肥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團粒法、料漿法、擠壓法和殘混法等,主要是將尿素、硝酸銨、重鈣、氯化鉀、等進行二次加工,制成含有氮、磷、鉀等多種元素的復合肥。復合肥的加工采用的是高塔造粒技術,造粒設備多為熔融料漿噴灑造粒設備,一般采用的熔融料漿噴灑造粒設備有旋轉式差動噴頭造粒機、固定噴頭造粒機和振動噴頭造粒機,其中,旋轉式噴頭造粒機的應用最為廣泛。復合肥的造粒原理為將熔融料漿通過專門造粒噴頭以細射流液柱的形式噴出,噴出的液柱在空氣中接觸時,斷裂成為液滴,進而冷凝成球形顆粒,然后通過傳送帶及時將冷凝成的球形顆粒傳送出來。
在復合肥的生產過程中,復合肥漿料的粘度為粘合成球創造條件,如果沒有粘度顆粒就造不出來,如果粘度過高,則易產生大球,從而導致生產出來的復合肥顆粒大小不均勻。在現有的生產設備中,無論采取旋轉式差動噴頭造粒機、固定噴頭造粒機、振動噴頭造粒機或是其他造粒機,由于混合槽中復合肥漿料的壓力在不斷變化,因此導致了復合肥漿料的粘度也跟著不斷變化,又由于復合肥的顆粒大小與復合肥漿料的粘度相關,進而導致了生產出來的復合肥的顆粒大小不均勻。復合肥的顆粒大小不均勻將造成復合肥的養分不均勻,容易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效率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在給農作物施肥的時候還存在溶解速度不一致,造成小顆粒融解太快而大顆粒的難以溶解,使農作物不能完全吸收所施加的肥料,導致肥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費。另,復合肥顆粒大小的均勻性不僅在質量上對復合肥造成重大的影響,也給復合肥的推廣和銷售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人們都會購買顆粒均勻的復合肥。
因此急需一種能夠控制復合肥的漿料粘度,從而使生產出來的復合肥的顆粒大小均勻的控制系統。
現實的生產經驗是:無論采取旋轉式差動噴頭造粒機、固定噴頭造粒機和振動噴頭造粒機生產造粒或是其他造粒機,由于在混合槽中的復合肥漿料溫度或者壓強不能一直保持一致,或是造粒機的噴頭轉速不均勻,導致了生產出來的復合肥顆粒總是不能很好地控制顆粒體積的大小。顆粒體積的大小不均勻的復合肥首先是引起市場賣相不高,更重要的是溶解速度不一致,造成小顆粒融解太快而大顆粒的難以溶解。于是,不能達到在恰當的時機讓農作物及時吸收預定的復合肥的量,從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施肥目的,降低了施肥的效果。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效率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肥漿料粘度和顆粒體積大小的控制系統,旨在提供能夠控制復合肥的漿料粘度,從而使生產出來的復合肥顆粒大小均勻、易于吸收,進而使復合肥的利用率高、養分均勻,并使施肥效果和銷售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夠生產顆粒大小均勻、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的復合肥的生產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復合肥漿料粘度和顆粒體積大小的控制系統,該復合肥漿料粘度和顆粒體積大小的控制系統包括:進料機構、混料槽、旋轉噴頭、漿料導管、旋轉噴頭電機和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凱;,未經曹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26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