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系統和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10199.5 | 申請日: | 2014-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2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宇;劉森;焦云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創時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3/08 | 分類號: | C10L3/08;C10J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60 | 代理人: | 任永利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水 壓縮 天然氣 生產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系統,其包括: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其出口與凈化單元(2)連通,凈化單元(2)的出口管路分為兩個支管,第一支管通往焦爐單元(3)的燃燒室,第二支管與焦爐單元(3)的焦爐煤氣出口管匯合后通往壓縮單元(4),壓縮單元(4)下游依次是精脫硫單元(5)、甲烷化單元(6)和脫汞-干燥單元(7);其中所述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以純氧氣為氣化劑。
2.一種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系統,其包括:第一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1)和第二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2),其中第一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1)以含氧氣體為氣化劑且其出口與第一凈化單元(2-1)連通,第一凈化單元(2-1)的出口通往焦爐單元(3)的燃燒室;其中第二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2)以純氧氣為氣化劑且其出口與第二凈化單元(2-2)連通,第二凈化單元(2-2)的出口管與焦爐單元(3)的焦爐煤氣出口管匯合后通往壓縮單元(4),壓縮單元(4)下游依次是精脫硫單元(5)、甲烷化單元(6)和脫汞-干燥單元(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系統,其中在所述脫汞-干燥單元(7)下游還包括液化單元(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系統,其中所述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或第一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1)或第二含碳物質氣化單元(1-2)各自獨立地選自氣流床氣化爐、流化床氣化爐或固定床氣化爐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5.一種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將含碳物質和純氧氣通入氣化爐(1)中進行氣化,得到粗合成氣,其中所述含碳物質選自焦粉、焦粒、煤炭、生物質或石油焦;
b.將所述粗合成氣通入凈化單元(2),以除去固體顆粒和硫,得到凈化后的合成氣;
c.將所述凈化后的合成氣分為兩股,第一股通入焦爐單元(3)中用作該焦爐單元(3)的燃料,而第二股則與從所述焦爐單元(3)排出的焦爐煤氣混合后,形成混合氣,該混合氣進入壓縮單元(4)進行壓縮,得到壓縮后的混合氣;
d.將所述壓縮后的混合氣通入精脫硫單元(5)中進行脫硫;
e.精脫硫后的氣體進入甲烷化單元(6)中進行甲烷化,然后經過脫汞-干燥單元(7)處理后,得到壓縮天然氣。
6.一種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將含碳物質和含氧氣體通入第一氣化爐(1-1)中進行氣化,得到第一粗合成氣,其中所述含碳物質選自焦粉、焦粒、煤炭、生物質或石油焦,所述含氧氣體中的氧氣的體積百分比為10%-100%;并將所述第一粗合成氣通入第一凈化單元(2-1)中以除去固體顆粒和硫,得到凈化后的第一合成氣;將所述凈化后的第一合成氣通入焦爐單元(3)中用作該焦爐單元(3)的燃料;
b.另行將含碳物質和純氧氣通入第二氣化爐(1-2)中進行氣化,得到第二粗合成氣;并將所述第二粗合成氣通入第二凈化單元(2-2)中以除去固體顆粒和硫,得到凈化后的第二合成氣,然后與從所述焦爐單元(3)排出的焦爐煤氣混合后,形成混合氣,該混合氣進入壓縮單元(4)進行壓縮,得到壓縮后的混合氣;
d.將所述壓縮后的混合氣通入精脫硫單元(5)中進行脫硫;
e.精脫硫后的氣體進入甲烷化單元(6)中進行甲烷化,然后經過脫汞-干燥單元(7)處理后,得到壓縮天然氣。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的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方法,其還包括步驟f:將所述壓縮天然氣通入液化單元(8)進行液化,得到液化天然氣。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的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方法,其中所述凈化后的合成氣與焦爐煤氣進行配氣時,凈化后的合成氣和焦爐煤氣的體積比為0.1-1。
9.根據權利要求5的節水型壓縮天然氣生產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股凈化后的合成氣與第二股凈化后的合成氣的體積比為50:50至9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創時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創時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019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