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iRNA捕獲探針及其修飾電極與捕獲探針互補鏈及其修飾碳納米管?金磁納米粒復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06476.5 | 申請日: | 2014-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24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項貴明;蒲曉允;張立群;蔣棟能;劉飛;劉暢;劉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 | 分類號: | C12N15/11;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irna 捕獲 探針 及其 修飾 電極 互補 納米 復合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材料和電化學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捕獲探針及其修飾電極,與捕獲探針互補鏈及其修飾的碳納米管-金磁納米粒復合物,還涉及用上述修飾電極和修飾的碳納米管-金磁納米粒復合物檢測生物活性小分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微小RNA(miRNA)是一類長度為21~25個核苷酸的內源性非編碼RNA,能夠與靶基因3′非翻譯區結合在轉錄后水平負調控基因的表達。miRNA與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且血液、尿液中的miRNA穩定性強、重復性好,因此可作為多種疾病尤其是腫瘤診斷的非創傷性生物標志物。
目前用于miRNA檢測的方法主要有Northern印跡、基因芯片和實時定量PCR(qRT-PCR)等。Northern印跡是首先被用于半定量檢測miRNA的實驗技術,至今仍被視為是檢測miRNA的金標準,由于其存在要求的樣本量大、靈敏度低、操作耗時且不適用于高通量檢測等缺點,通常用于miRNA檢測結果的驗證。基因芯片技術是當前廣泛用于檢測miRNA水平的高通量技術,該技術可一次性對大量樣本進行持續、快速、有效的檢測,但同樣存在檢測所需樣本量較大、耗費較高、不同實驗室之間結果可重復性差等諸多不足,一般多用于miRNA的初篩。qRT-PCR是生物醫學領域中較常用的miRNA檢測方法,系通過反應體系中熒光強度的變化對目標miRNA片段的擴增進行實時檢測,具有敏感性高、準確度高、方法簡單等優點,但對引物設計及實驗操作要求較高。因此,急需建立一種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的檢測miRNA的新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miRNA捕獲探針及其修飾電極,與miRNA捕獲探針互補鏈及其修飾的碳納米管-金磁納米粒復合物,并基于上述修飾電極和修飾的碳納米管-金磁納米粒復合物建立一種檢測miRNA的新方法,可以實現對miRNA的快速、靈敏、特異和穩定檢測。
經研究,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1.miRNA捕獲探針,為單鏈DNA,從5’端至3’端依次含有與miRNA部分互補片段、核酸內切酶酶切位點以及與輔助探針部分互補片段,其3’末端還修飾有巰基;所述輔助探針為單鏈DNA,從5’端至3’端依次含有與捕獲探針部分互補片段以及與miRNA部分互補片段;所述miRNA捕獲探針中含有的與miRNA部分互補片段和所述輔助探針中含有的與miRNA部分互補片段不重疊。
進一步,所述miRNA捕獲探針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輔助探針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更進一步,所述miRNA捕獲探針為5′-CCACTTCAGTTAT-CCTCAGCGTGGAAAA-(CH2)6-SH-3′;所述輔助探針為5′-CCACGCTGAGGAAATCACAGTACTGTA-3′;
2.miRNA捕獲探針修飾電極,由以下方法制得:將經打磨、拋光、洗滌、干燥處理的金電極表面用miRNA捕獲探針修飾后,再用己烷巰醇封閉非特異性吸附位點,即得miRNA捕獲探針修飾電極。
進一步,所述miRNA捕獲探針修飾電極由以下方法制得:用潤濕的麂皮打磨金電極,然后依次用加有0.3μm和0.05μm Al2O3粉末的麂皮對電極進行拋光打磨,每次打磨后將電極用水洗凈,再依次用乙醇和水超聲洗滌,處理后的金電極干燥備用;然后在處理后的金電極表面滴加2μM的miRNA捕獲探針溶液,修飾過夜,用水清洗電極,再在電極表面滴加1mM的己烷巰醇溶液,孵育40分鐘封閉非特異性吸附位點,用水清洗電極,即得miRNA捕獲探針修飾電極。
3.miRNA捕獲探針互補鏈,所述互補鏈與miRNA捕獲探針中核酸內切酶剪切點下游序列互補,其3’末端還修飾有氨基。
進一步,所述miRNA捕獲探針互補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更進一步,所述miRNA捕獲探針互補鏈為5′-TTTTCCACGCTGA-(CH2)6-NH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64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