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返式石英燃燒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06473.1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05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江萍;李清揚;劉秋英;吳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清揚;吳振偉 |
| 主分類號: | G01N31/12 | 分類號: | 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32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返 石英 燃燒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庫侖測定硫技術,是一種將有機烴類中的硫,通過燃燒氧化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硫的裂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微庫侖測硫儀所用的石英燃燒管結構都是直通式長型管,管體的兩端為預熱氣化段和平衡段,中部為燃燒段。樣品隨載氣從預熱氣化段,在高溫下氣化后,經直通管及噴口,到燃燒段內與氧氣燃燒反應,裂解轉化生成二氧化硫的氣體,再進入滴定池或檢測器,進行測定。「石英燃燒管ZL 2009202921284」和其它的石英燃燒裂解管共有不足之處:它們的管體較長,管內容積較大,樣品在管內燃燒時,會因縱向擴散而使樣品的濃度下降,致使檢測信號減小,靈敏度降低,氧化反應得到二氧化硫的轉化率偏低。另一方面,直通長型石英燃燒管要配置體型較大、具有大加熱功率的管式爐,從而增大了儀器的電耗和熱量發散,還會對試驗室的溫度控制提出較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石英燃燒管管型較長,管內容積較大,樣品在燃燒管內的過度擴散,二氧化硫的轉化率低等不足,提供了能使樣品充分氣化、氧化反應完全,得到二氧化硫轉化率高且節能的一種折返式石英燃燒管。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將石英燃燒管的燃燒段和平衡段由前后設置改為局部的套管結構,內管作燃燒段,內外管間的環形間隙作平衡段,通過減小流通區域的橫切面和總容積,降低樣品蒸氣的縱向擴散,使樣品濃度的下降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提高儀器的靈敏度。
2.用錐形噴射嘴隔斷燃燒段和氣化段;燃燒段的入口端改為錐形噴射嘴,以避免產生渦流,樣品氣出口管直接插入到錐形噴射嘴的最前端,樣品蒸氣進入錐形噴射嘴平穩通過燃燒段的過程中完成氧化反應,燃燒氧化完全;平衡段的容積和燃燒段的容積相同,溫度變化很少,使縱向擴散的影響得以減小,提高了石英燃燒管的空間效率,氣流最后從平衡段通過,有利于得到穩定的二氧化硫轉化率。
3.石英管長度210毫米,與一端開口800瓦的管式爐配套使用,使管式爐爐體的散熱量大大減少,從而大幅度降低儀器的電耗,提高了儀器穩定性。
4.氮氣或氬氣為載氣,氧氣為燃燒氣,載氣與燃燒氣的流量比1∶10,即載氣的流量15毫升/分鐘,燃燒氣的流量150毫升/分鐘,進樣速度為10微升/60秒,進樣量為10微升。可以滿足樣品完全燃燒及氧化反應的氧含量要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硫轉化過程中,避免了樣品在燃燒時過度擴散稀釋,提高燃燒氣體中二氧化硫的濃度;降低了管式爐爐體的散熱量和儀器的電耗,從而提高了庫侖測硫儀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橫向局部剖面構造圖。
圖2是圖1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1的左視面圖。
圖中1.氣化段 2.燃燒段 3.平衡段 4.載氣預熱U型管
5.樣品氣化U型管 6.樣品氣化室 7.樣品氣出口 8.錐形噴射嘴
9.內管 10.外管 11.反應氣穿越管 12.樣品和載氣接入口
13.樣品入口 14.燃燒氣入口 15.載氣入口 16.反應氣出口
具體實施方案:
在圖1中,折返式石英燃燒管的內管中部是燃燒段(2),兩側分別為平衡段(3)和氣化段(1),錐形噴射嘴(8)將氣化室(1)和燃燒室(2)隔開,在管外部,燃燒氣入口(14)與氣化段(1)相通,載氣入口(15)與氣化段內的載氣預熱U型管(4)一端連接,樣品入口(13)與氣化段內樣品氣化U型管(5)的一端和載氣預熱U型管(4)的另一端在樣品和載氣接入口(12)三通連接,在氣化段內的樣品氣化室(6)的進口端與載氣預熱U形管(4)另一端相通,樣品氣化室(6)的樣品氣出口(7)插在錐形噴射嘴(8)之中,反應氣穿越管(11)與平衡段(3)的錐形管處和反應出口(16)連接。
調節氧氣流量至150毫升/分鐘,連接燃燒氣入口(14),調節氮或氬氣流量至15毫升/分鐘,連接載氣入口(15),石英燃燒管溫度達到后,反應氣出口(16)連接滴定池或檢測器,即可進樣,進樣針頭要插到超過樣品和載氣接入口(12)的位置,進樣量為10微升,進樣速度為10微升/60秒,進行分析測定樣品中的總硫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清揚;吳振偉,未經李清揚;吳振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64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