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腎衰竭全營養配方食品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05422.7 | 申請日: | 2014-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7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安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安然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23L1/305;A23L1/30;A23L1/304;A23L2/39;A23L1/09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1316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衰竭 營養 配方 食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食同源類配方與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是將?“藥食同源之中藥”的傳統中醫精髓理論和“多重益生菌”有機結合起來,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復合維生素、復合礦物質為輔料制成的腎衰竭全營養配方食品、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或非全營養配方食品。
背景技術
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后期引起的腎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態,腎衰竭可分為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急性腎衰竭即急性腎小管壞死,主要有缺血和腎毒素兩大類:1、腎毒素,腎中毒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劑等;生物毒素如蛇毒、蜂毒、魚蕈、斑蝥素(Cantharidin)等,都可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2、腎缺血,嚴重的腎缺血如重度外傷、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大量失血、產科大出血、重癥感染、敗血癥、脫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特別是合并休克者,均易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任何泌尿系統病變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竭。如原發和繼發性腎小球病、梗阻性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先天性和遺傳性腎臟病等,都可發展至慢腎衰,“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中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食療”,食療成為現代人追求返璞歸真、健康飲食的最佳選擇;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
?對于特殊營養食品,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都有相應的規定和開發應用;而我國GB29922-2013《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全營養食品明確規定:2.1.1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在特定疾病或醫學狀況下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中醫傳統醫學認為:“脾(即消化系統)為后天之本”,腸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體營養的99%需要靠腸道吸收,腸內疾病也是萬病之源;但隨著年齡越大,腸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漸減少;如雙岐桿菌在嬰幼兒時期占98%,到中年時降至10%,65歲以后僅占5%;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腸道功能也隨之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正常菌群在人體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腸道菌群組成的改變與多種疾病,特別是腸道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而從已有臨床研究發現:益生菌能起到調節腸道菌群,控制腸道炎癥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干預調節方法。
腎衰竭與腸道菌群的關系: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揭示了,慢性腎病可以改變機體腸道細菌菌群的組成,而腸道中細菌的菌群對于機體抵御致病菌及維持微營養平衡至關重要,而在長期效應中,腸道菌群的改變會導致尿毒癥毒素、局部炎癥及營養失衡的產生,研究者對腎衰竭病人和健康個體的糞便樣品進行微生物DNA的提取,經過研究發現,腎衰竭病人的腸道中190種腸道微生物水平明顯失衡,而且相同結果在慢性腎臟疾病的大鼠中也得到了證實,研究者Vaziri解釋道,富含氮的廢棄物,尤其是尿液或者尿酸,其通常可以在病人體液中積累,這就會導致大部分廢棄物通過人類腸道來進行釋放,這就使得利用其作為營養物質的微生物群落處于優勢地位,慢慢地使得患者腸道的微生物菌群失調。
直接口服益生菌雖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益生菌一在腸道內無法定植,且停留、占位很少,易流失,停服后有害菌易復發,相關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治療周期長,往往使用后復發率非常高;為縮短相關患者的治療周期,減少停藥后復發率,本團隊通過近叁年來對益生菌在腸道內定植機理的關健技術研究,努力尋求改進益生菌在腸道內定植的“藥食同源之中藥”復方,考慮到益生菌在腸道內定植的幾個關鍵要素:益生元的存在能起到定植作用、腸道pH環境的降低和提高益生菌細胞的腸道粘附能力等,基于上述要素,本課題組從數十種“藥食同源之中藥”中篩選合適的食材,首次發現了添加山藥、薏仁、雞內金、芡實和菊芋等藥食同源之中藥成分的提取物及水蘇糖,酵母、L-谷氨酰胺等后,對外源益生菌有很強的定植作用,為腸道微生態制劑中益生菌的組方選擇提供實驗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安然;,未經胡安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542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祛痘全營養配方食品
- 下一篇:用于海上風電的偏心多腳架基礎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