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以刺五加茶為基茶加入松針的配制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04540.6 | 申請日: | 2014-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6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馬華文;馬京求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馬華文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53031 黑龍江省伊***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刺五加 加入 松針 配制 | ||
1.?一種刺五加松針配制茶,以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小興安嶺)產(chǎn)刺五加葉和紅松松針為原料,其制備工藝,先將采摘的刺五加葉嫩葉,經(jīng)除雜、攤涼、萎凋、炒青、揉捻、干燥造型、攤涼;再將采摘的紅松松針,經(jīng)除雜、清洗、蒸青、除松脂、除澀味、切料、烘焙、攤涼,將加工好的刺五加葉和紅松松針,均勻混合在一起,即為刺五加松針茶。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其配制比例,按6:4(重量比)比例,按每包5克稱重真空包裝,再裝入外包裝成品出廠。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制備刺五加松針茶的工藝,其生產(chǎn)工藝流程及控制條件如下:1)選料:采摘新鮮的刺五加嫩葉和采摘樹齡30年以上,新鮮的當(dāng)年生紅松松針;2)除雜:分別去除刺五加葉和紅松松針中的雜物及有病害的葉;3)刺五加葉的加工工藝:?(1)攤涼與萎凋:將除雜后的刺五加葉攤放在竹篩上,放置在陽光下30分鐘或室內(nèi)3-5小時,并且翻動2-3次,待葉片變軟,失去光澤,手捏有彈性即可;(2)高溫殺青:刺五加葉是紙質(zhì)葉片,炒青溫度120-130℃,防止焦葉,殺青時間3-5分鐘,高溫破壞酶的活性,殺青時葉中水分大量蒸發(fā),葉質(zhì)變軟,以利于揉捻成型;(3)揉捻:將殺青后的刺五加葉快速放入揉捻機(jī)中進(jìn)行揉捻,按照輕、重、輕的原則,揉捻5分鐘,使葉片卷成條索,擠出汁液,粘附于葉表面,易于沖泡;(4)干燥造型:揉捻后的刺五加葉,先“毛火”干燥,溫度120-150℃,干燥時間5-8分鐘,攤涼利于葉中水分散失均勻,再“足火”干燥,溫度80℃左右,干燥時間30分鐘,含水率降至5%以下,結(jié)束干燥;(5)攤涼:攤涼后,裝入防潮塑料袋中備用,防止返潮;?4)紅松松針的加工工藝:(1)清洗:將去除雜物和有病害的松針用疏菜洗滌劑清洗,去除表面灰塵,再用清水反復(fù)清洗;(2)蒸青:將清洗過的松針放入95-100℃蒸鍋中蒸3-5分鐘,破壞酶的活性,去除葉表面的臘質(zhì),瀝去水分; (3)除松脂:將上述松針放入濃度8%的明礬溶液中,葉與溶液比例小于4:6,常溫下,浸泡24小時,撈出用清水反復(fù)清洗3遍,瀝去水分;(4)除澀味:將上述松針放入濃度5%的NaCl溶液中,葉與溶液比例小于4:6,常溫下,浸泡24小時,撈出用清水反復(fù)清洗3遍,瀝去水分;(5)切料:將上述松針用切割機(jī),均勻切成2厘米段;(6)烘焙:將上述松針放入烘焙箱中,溫度80℃,焙烘30分鐘,含水率降至5%以下,結(jié)束干燥;(7)攤涼:攤涼后,裝入防潮塑料袋中備用;5)混合:將上述制備好的刺五加葉和紅松松針按比例(刺五加葉60%、紅松松針40%)均勻混合;?6)成品包裝:將加工完成的刺五加松針混合茶,稱重、真空包裝、封口放入外包裝盒內(nèi),刺五加松針茶成品出廠。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馬華文;,未經(jīng)馬華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4540.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