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00879.9 | 申請日: | 2014-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97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英;熊佳林;張康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山安全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0 | 分類號: | G06F11/30;G06F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起 終端 溫度 升高 應用程序 識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其中,該方法包括:在終端所處的環境下,獲得在當前應用程序APP運行期間終端的當前器件溫度的數值范圍;計算數值范圍和在環境下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之差與在環境下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的比值,若比值大于預設閾值,則確定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為當前APP。本發明實施例的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可以準確識別出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進而在確定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時,可提示用戶對該APP進行處理,以減少該APP對終端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通過讀取終端系統接口可以獲得終端中每個器件溫度的瞬時值,例如,終端為智能手機,通過讀取智能手機的系統接口可以獲得智能手機中的中央處理單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顯卡、聲卡等器件溫度的瞬時值。
通常情況下,安裝在終端的應用程序APP(APPlication)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引起終端器件溫度的變化,進而引起終端溫度的變化,相關技術中僅是給出終端器件溫度的瞬時值,并未給出不同場景下終端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目前無法通過終端器件的正常數值范圍識別出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通常能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在運行過程中會占用終端的大量資源,不僅會引起終端溫度的升高,還會影響終端的運行效率,用戶體驗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該可以準確識別出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進而在確定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時,可提示用戶對該APP進行處理,以減少該APP對終端的影響。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裝置。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終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包括:在所述終端所處的環境下,獲得在當前應用程序APP運行期間所述終端的當前器件溫度的數值范圍;計算所述數值范圍和在所述環境下所述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所述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之差與在所述環境下所述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所述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預設閾值,則確定引起所述終端溫度升高的APP為所述當前APP。
本發明實施例的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方法,獲得終端所處的環境下當前APP運行期間當前器件溫度的數值范圍,并計算數值范圍和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之差與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的比值,若比值大于預設閾值,則確定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為當前APP,由此,可以準確識別出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進而在確定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APP時,可提示用戶對該APP進行處理,以減少該APP對終端的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引起終端溫度升高的應用程序識別裝置,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用于在所述終端所處的環境下,獲得在當前應用程序APP運行期間所述終端的當前器件溫度的數值范圍;第一確定模塊,用于計算所述數值范圍和在所述環境下所述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所述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之差與在所述環境下所述終端處于空閑狀態時所述當前器件溫度的正常數值范圍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預設閾值,則確定引起所述終端溫度升高的APP為所述當前AP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山安全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山安全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087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