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00542.8 | 申請日: | 2014-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5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衛;李錄久;梁國慶;王秀斌;孫靜文;何萍;雷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B7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勛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改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低產水稻土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屬于土壤改良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土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土壤耕作類型,八十年代初,低產水稻土占總面積的26%。通過土壤改良,提高低產水稻土生產力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措施之一。白土是我國江淮及太湖流域一類重要的低產水稻土土壤類型,在我國分布面積約為66743公頃。白土是水耕氧化還原層中由于發生強烈的粘粒機械淋洗和活性鐵錳的淋溶作用,而形成一層具有顏色較淺呈灰色、灰白或淺白色土層的水耕人為土。白土的剖面性質主要包括:1)白土土壤剖面發生構型一般為A-P-E-C;2)有明顯的10-20cm的白土層,土體呈灰色、灰白色,有少量鐵銹紋、銹斑,同時粘粒含量少,粗粉粒含量高,土體緊實。白土主要的土壤特性:地質作用的母質沉淀過程;水耕人為作用下,發生強度的粘粒淋洗和鐵錳還原淋溶過程。白土土壤漂洗嚴重、養分缺乏、耕層淺薄、物理性狀不良是其主要產量限制因子(參考文獻:潘根興,黃瑞采,丁瑞興,等.1995.淮北白漿土發育于晚第四紀古地理環境變化.第四紀研究,3:249-257;熊冠庭.2009.白土低產原因及改良培肥措施.安徽農學通報,15(11),99)。
有關白土特性研究及改良的方法國內已有大量報道。深松、深施肥可降低白土耕層緊實度,改善耕層通氣性及養分含量,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為白土向良性土壤生態系統演進創造較好的理化條件(參考文獻:趙玉萍,夏榮基,尚占果,等.1990.綜合農業措施改良白漿土的效果初探.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6:71-77;柯建國,陸建飛.1998.深耕改良白漿土的效應研究.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3):47-49)。有機無機培肥措施可以抑制難溶性閉蓄態磷的形成,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參考文獻:李法云,高子勤.1999.白漿土-植物系統營養物質轉化機制及其有效性研究II.白漿土無機磷形態變化.應用生態學報,10(4):419-422),提高白土的保水性能(參考文獻:汪建飛,李粉茹,金德勝.2002.黃白土的持水特性及施用有機物料的效應研究.水土保持學報,16(2):133-135)和土壤生物活性(參考文獻:武志杰,丁慶堂,于德清,等.1995.施用有機物料與深松對改良白漿土白漿層效應的研究.土壤通報,26(6):250-252)。朱小平等(參考文獻:朱小平,王義炳,曹翠玉,等.1995.白漿土磷鋅關系的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8(2):69-73)對白土磷鋅關系研究表明,增施磷肥降低了土壤鋅的有效性,在白土區農田大量施用磷肥時,必須增施鋅肥。王建生等(參考文獻:王建生,黃福正,王明德,等.1998.溧陽白土上小麥施鉀效應的研究.土壤,4:194-197)研究表明,白土供鉀能力低,施鉀可有效增加小麥季糧食產量。吳萍萍等(參考文獻:吳萍萍,王家嘉,李錄久.2014.不同耕作與施肥方式下白土水稻產量及養分吸收量.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3):754-760)研究表明,白土稻田上翻耕20cm后增施有機肥有利于改善白土耕層土壤理化性狀,能夠促進養分吸收和提高水稻產量。
隨著我國農田近年來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農田養分已經發生很大變化(高祥照等,2001)。秸稈還田是改良白土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有的有關白土改良方法僅僅局限于單個措施的應用,多種改良措施的集成與綜合應用的效果未見報道。深耕結合秸稈還田、調節碳氮比例、應用腐熟菌劑以及增施有機無機肥等措施綜合應用,對白土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能顯著改善土壤質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水稻單產。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白土的綜合改良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通過對白土進行改良,從而提高低產水稻土白土的水稻產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其步驟為:
1)對白土土壤進行水稻秸稈還田或小麥秸稈還田;
2)秸稈還田后,配施有機肥,并且增施氮肥調節秸稈C/N比值至20:1到30:1;
3)對土壤進行深翻,使土壤表層的粉砂與底層的粘重黃土充分摻和;
4)土壤深翻后,進行灌水漚田;
5)土壤深翻漚田后,施用水稻基肥;
6)重復上述步驟多次,每次進行深翻時,深翻深度逐年加深。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進行水稻秸稈還田或小麥秸稈還田時,配施秸稈快速腐熟劑。
進一步的,所述水稻秸稈還田方法為:將水稻秸稈高留茬,還秸稈數量占水稻莖稈總量的50-60%;或者將水稻秸稈粉碎還田,還田量為水稻秸稈總量的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005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動式多功能變速播種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枇杷種植過程中的果園改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