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壓電振動元件和具有壓電振動元件的振動元件封裝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97205.8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8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李鐘泌;車尚燁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三星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3H3/02 | 分類號: | H03H3/02;H03H9/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壓電 振動 元件 具有 封裝 | ||
相關(guān)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3年8月13日提交給韓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3-0095984的權(quán)益,通過引用將其全部內(nèi)容結(jié)合在此。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壓電振動元件和具有壓電振動元件的振動元件封裝件。
背景技術(shù)
晶體振蕩器是一種當從外部供給電壓時使用通過壓電現(xiàn)象引起的晶體片(crystal?piece)的諧振來產(chǎn)生特定頻率的裝置。
在諸如頻率振蕩器和變頻器等各種應用中使用晶體振蕩器。用作晶體振蕩器的壓電材料是具有良好壓電特性并且由此用作穩(wěn)定的機械共振發(fā)生器的晶體。
由于其產(chǎn)生的穩(wěn)定頻率,晶體振蕩器被用于計算機和通信設(shè)備的振蕩器電路,并且通常用作所有信號的基準的關(guān)鍵組件。
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2-0117124號(QUARTZ?VIBRATOR?AND?ELECTRODE?STRUCTURE?THEREOF;于2012年10月24日公開)公開了本發(fā)明的現(xiàn)有技術(shù)。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其中由支柱(post)支撐電極的壓電振動元件和具有壓電振動元件的振動元件封裝件。
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壓電振動元件,壓電振動元件包括:振動片(vibrating?piece),振動片具有通過電信號振動的、分別形成在其一個表面和另一表面上的第一臺面部(first?mesa?portion)和第二臺面部;第一激勵電極,第一激勵電極形成在第一臺面部上并且被配置為將電信號傳輸給第一臺面部;第二激勵電極,第二激勵電極形成在第二臺面部上并且被配置為將電信號傳輸給第二臺面部;第一支柱,第一支柱以這樣一種方式形成在振動片的一個表面上,即,其與第一臺面部的側(cè)面連接的一端(one?end)具有與第一臺面部相同的高度;第一連接電極,第一連接電極形成在第一支柱上,從而接收從外部供給的電信號并且將電信號傳輸給第一激勵電極;以及第二連接電極,第二連接電極形成在振動片上,從而接收從外部供給的電信號并且將電信號傳輸給第二激勵電極。
第一臺面部可以形成為在振動片的一個表面上傾斜(slated),并且第一支柱可以與第一臺面部的一個側(cè)面連接,第一臺面部的一個側(cè)面與振動片的一個表面形成銳角。
第一支柱的上表面可以定位在與第一臺面部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內(nèi)。
壓電振動元件可進一步包括第一引線電極(first?lead?electrode),第一引線電極插入在第一激勵電極與第一連接電極之間并且被配置為將第一連接電極與第一激勵電極電連接。
第一支柱可以延伸至第一引線電極的下部以支撐第一引線電極。
第二連接電極可以形成在振動片的一個表面上。
壓電振動元件可進一步包括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形成在第二連接電極與振動片的一個表面之間,從而支撐形成在振動片的一個表面上的第二連接電極。
第二支柱的上表面可以定位在與第一臺面部的上表面和第一支柱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內(nèi)。
壓電振動元件可進一步包括第三支柱,第三支柱以這樣一種方式形成在振動片的另一表面上,即,其與第二臺面部的側(cè)面連接的一端具有與第二臺面部相同的高度,并且第二連接電極可以形成在第三支柱上。
第三支柱的上表面可以定位在與第二臺面部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內(nèi)。
壓電振動元件可進一步包括第二引線電極,第二引線電極插入在第二激勵電極與第二連接電極之間并且被配置為將第二連接電極與第二激勵電極電連接,并且第三支柱可以延伸至第二引線電極的下部以支撐第二引線電極。
第一連接電極可以延伸至振動片的另一表面。
壓電振動元件可進一步包括第四支柱,第四支柱形成在第一連接電極與振動片的另一表面之間,從而支撐延伸至振動片的另一表面的第一連接電極。
第四支柱的上表面可以定位在與第三支柱的上表面和第二臺面部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內(nèi)。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三星電機株式會社,未經(jīng)三星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97205.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