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冬瓜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94101.1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26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長潤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冬瓜 種植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農業(y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冬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冬瓜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至亞熱帶均能栽培。但最適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高寒地帶,氣溫-33℃,凍土層厚度達1米時,仍可安全越冬,產量雖低,但質量較好。冬瓜種子的發(fā)芽始溫為5℃,適溫為25~30℃,高于30℃,發(fā)芽率、發(fā)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連續(xù)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qū)地上部枯萎,根狀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溫暖地區(qū),休眠期不明顯。休眠期極耐低溫。春季地溫回升到5℃以上時,鱗芽開始萌動;10℃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最適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細弱,鱗片開散,組織老化;30℃嫩芽伸長最快;35~37℃植株生長受抑制,甚至枯萎進入夏眠。冬瓜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過高,光合強度大大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光合生產率降低;冬瓜適于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冬瓜能耐輕度鹽堿,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fā)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冬瓜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為適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冬瓜的種植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冬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用殺菌藥浸種20-30分鐘,所述的殺菌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異丙醇2-4%、氟硅唑2-3%、橘皮粉1-2%、硫酸銅0.4-1%、剩余的為水,經浸種處理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后再在清水中浸泡5-6小時,撈起進行催芽,催芽溫度以25-30℃為宜;
(2)育苗:采取營養(yǎng)缽育苗。所需營養(yǎng)土,播種前一天要將缽中營養(yǎng)土,所述的營養(yǎng)土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園土30-40%、草炭土20-30%、辣椒葉2-3%、茶渣4-6%、椰子汁0.4-1%、山梨酸鉀0.5-1%,澆透,播種深度2-3厘米,每個營養(yǎng)缽播發(fā)芽種子1-2粒,覆土;
(3)選地整地、密植:選未種過瓜類作物的新地,每畝施腐熟動物糞便2000-3000公斤、營養(yǎng)肥30-40公斤,所述的營養(yǎng)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混合組成的:磷酸氫二鈉1-2%、陶粒砂6-10%、硫酸鉀10-15%、硼酸1-2%、啤酒渣6-8%、剩余的為尿素,做成畦面110-120厘米,溝寬40-50厘米,每畦植一行,株距60-70厘米;
(4)搭架與整蔓:定植后待苗高50-60厘米時即搭架引蔓,架高60-70厘米。坐果前摘除所有側蔓,至果重3-4公斤時留2-3條側蔓;
(5)采收:在座果后40-50天,瓜皮發(fā)亮墨綠色,即可在晴天的上午進行采收。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種植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蟲害性能,降低發(fā)病率,提高冬瓜成品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冬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用殺菌藥浸種30分鐘,所述的殺菌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異丙醇4%、氟硅唑3%、橘皮粉2%、硫酸銅0.4%、剩余的為水,經浸種處理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后再在清水中浸泡5小時,撈起進行催芽,催芽溫度以30℃為宜;
(2)育苗:采取營養(yǎng)缽育苗。所需營養(yǎng)土,播種前一天要將缽中營養(yǎng)土,所述的營養(yǎng)土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園土40%、草炭土30%、辣椒葉3%、茶渣4%、椰子汁0.4%、山梨酸鉀0.5%,澆透,播種深度3厘米,每個營養(yǎng)缽播發(fā)芽種子2粒,覆土;
(3)選地整地、密植:選未種過瓜類作物的新地,每畝施腐熟動物糞便3000公斤、營養(yǎng)肥40公斤,所述的營養(yǎng)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混合組成的:磷酸氫二鈉1%、陶粒砂10%、硫酸鉀15%、硼酸2%、啤酒渣8%、剩余的為尿素,做成畦面120厘米,溝寬50厘米,每畦植一行,株距70厘米;
(4)搭架與整蔓:定植后待苗高60厘米時即搭架引蔓,架高70厘米,坐果前摘除所有側蔓,至果重4公斤時留3條側蔓;
(5)采收:在座果后40-50天,瓜皮發(fā)亮墨綠色,即可在晴天的上午進行采收。
經驗證,使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病蟲害發(fā)生率低于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長潤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長潤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94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