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牙科全瓷修復體的濕法成形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92647.3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4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沈志堅;趙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而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C13/083 | 分類號: | A61C13/08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牙科 修復 濕法 成形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屬于牙科陶瓷材料制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牙科全瓷修復體的濕法成形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上世紀70年代,法國牙醫Duret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作(CAD/CAM)技術引入牙科領域。其原理是:利用光電原理將牙體預備體的三維形態以光電傳感器端采集信息,形成“光學印模”;再將光學印模輸入計算機,利用軟件進行三維重建,獲得“光學工作模”;在光學工作模上設計牙科修復體的雛形,經仔細修改后形成“計算機蠟型”;最后將計算機蠟型作為控制參數輸入數控銑磨加工中心,把事先固定好的料塊加工成修復體的形狀,根據選用材料的特點再經過不同的處理后獲得具有個性化形態的牙科修復體。近年隨著CAD/CAM技術與可切削修復材料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可切削陶瓷材料的發展,進一步推動牙科全瓷修復體的發展和應用。
根據可切削陶瓷瓷塊的致密程度不同,可以分成兩類:一類為硅酸鹽基陶瓷、硬質氧化鋁和硬質氧化鋯瓷塊,將預制的瓷塊夾持在數控銑磨加工中心工作臺上,根據“計算機蠟型”等比例加工,成形的修復體無需燒結,可以直接應用或者經過技工室美學修飾后應用于患者;另一類為干壓成形和部分燒結的多孔氧化鋁和氧化鋯瓷塊,將預制的瓷塊夾持在數控銑磨加工中心工作臺上,根據已知的材料燒結收縮率將“計算機蠟型”按比例放大加工,成形的修復體坯體經過二次燒結致密,獲得最終的全瓷修復體。國內外已有多個專利涉及CAD/CAM技術制作牙科全瓷修復體,例如國際專利US20050261795?A1,EP0824897?B1,國內專利CN201676029U,CN202682074U,CN202682075U,CN102579148A等。
上述專利描述的CAD/CAM技術制作牙科全瓷修復體的方法中,為了防止加工過程中修復體隨著周圍材料的削減逐漸脫離瓷塊,從而降低銑磨的穩定性和精度,甚至加工中途修復體發生脆性斷裂,加工時需要在修復體的外表面(軸面)預留與周圍瓷塊相連接的支撐柱(也稱連接桿)以固定修復體。加工完成之后,這些支撐柱需要牙科技師用牙科低速手機手工磨除,以分離修復體與周圍瓷塊(如附圖1所示)。手工磨除支撐柱增加了技師的工作量,降低了CAD/CAM技術的自動化加工優勢,而且會降低修復體表面連接點附近區域的表面光潔度,影響修復體的美觀性能,加速修復體表面色素沉著甚至變色,粗糙的表面可能會造成鄰牙過度磨損。因此,手工磨除支撐柱后還需要對修復體外表面進行打磨拋光。打磨過程中可能發生由于振動導致的修復體過薄部分崩裂,特別是修復體邊緣;手工打磨會在修復體外表面引入局部應力和顯微缺陷,降低修復體的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導致修復體過早斷裂、修復失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牙科全瓷修復體的濕法成形制作方法,該方法不使用預制的瓷塊進行加工,制作過程中不需要支撐柱固定瓷塊和修復體,避免了手工磨除支撐柱以分離成形修復體和周圍瓷塊,以及磨除支撐柱造成的過度粗糙的修復體外表面進行的打磨拋光工序,從而降低了修復體崩裂、過早斷裂失敗的風險。用于銑加工的陶瓷硬結素坯采用濕法成形技術制作,其顯微結構比干壓成形和部分燒結的瓷塊更均勻并且包含更少的顆粒堆積缺陷。銑加工未經燒結的陶瓷硬結素坯可獲得比加工部分燒結的瓷塊更高的表面光潔度。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制作的牙科全瓷修復體,外表面沒有支撐柱連接點、局部沒有磨痕和崩裂,表面光潔、結構均勻連貫,可靠性高。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牙科全瓷修復體的濕法成形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按照全瓷修復體的牙體預備標準進行常規牙體預備;
步驟2:制取至少包含擬修復牙預備體、擬修復牙的兩側鄰牙以及擬修復牙的對頜牙的牙列光學模型(以確保修復體在口內戴入時更符合真實牙列形態,恢復鄰接關系和咬合功能);
步驟3:以步驟2所得牙列光學模型為數據源,通過牙科修復設計軟件建立光學工作模,設計獲得全瓷修復體的計算機蠟型,其中考慮了陶瓷燒成收縮要求的放大量;
步驟4:通過數控銑磨加工中心內銑模型料塊獲得具有計算機蠟型外表面形態的陰模,或獲得具有計算機蠟型內表面形態的陽模;單個模型料塊上能加工單個單冠,單個三單位以上固定橋,多個單冠,或多個三單位以上固定橋;
步驟5:在模型料塊陰模內注入陶瓷膠體,或者在模型料塊陽模外密封固定與陽模相匹配的環套,向環套與陽模之間的成形腔內注入陶瓷膠體,陶瓷膠體干燥至液相含量在10%(質量百分比)以下后獲得陶瓷硬結素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而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而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926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