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的生物堆浸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88477.1 | 申請日: | 2014-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2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析;王進龍;余江鴻;吉鴻安;安俊濤;舒榮波;陳蓉;高幼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礦冶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22B3/18 | 分類號: | C22B3/18;C22B15/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露天 剝離 硫化 銅礦 生物 工藝 | ||
1.一種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的生物堆浸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采集含有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嗜酸氧化硫硫桿菌、氧化亞鐵鉤端螺旋菌的酸性礦坑水,進行選育、馴化和放大培養,獲得常溫嗜酸菌;采集含有嗜鐵鉤端螺旋菌、嗜酸桿菌屬菌、硫化桿菌屬菌及喜溫硫桿菌的酸性礦坑水進行選育、馴化和放大培養,獲得中溫嗜酸菌;
(2)將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粉碎、篩分后堆筑,并在礦堆中埋設通氣管道、溫度探頭和取樣管;
(3)先用自來水對堆筑后的礦石進行滴淋,再用稀硫酸溶液對堆內礦石滴淋,稀硫酸pH值為1~2,礦堆流出液酸度達到pH值為1~2時,滴淋結束;
(4)將放大的常溫嗜酸菌和中溫嗜酸菌分別加入到稀硫酸中,調節pH=1.5~2.0,將常溫嗜酸菌酸性溶液滴淋到礦堆中,待溫度上升到40~45℃時,將中溫嗜酸菌酸性溶液滴淋到礦堆中;
(5)礦堆中浸出液的Cu2+濃度為2~5g/L時,送至金屬回收工序。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的生物堆浸工藝,其特征在于:
常溫嗜酸菌的選育條件為:將采集的含有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嗜酸氧化硫硫桿菌、氧化亞鐵鉤端螺旋菌的酸性礦坑水加入營養成分:9K基礎培養基和FeSO4·7H2O?44.2g/L培養液,調控溫度25~30℃,pH為1.5~2.0,進行培養;馴化和放大培養條件為:在9K基礎培養基的環境中,加入粒度小于0.070mm的硫鐵礦礦石粉,加入的硫鐵礦的重量為培養液總重量的1~10%,菌的接種量為培養液總體積的8~28%,生長溫度為25~30℃,pH值為1.5~2.0;逐級放大培養三次,獲得菌濃度為107~109個/ml的常溫嗜酸菌;
中溫嗜酸菌的選育條件為:將采集的含有嗜鐵鉤端螺旋菌、嗜酸桿菌屬菌、硫化桿菌屬菌及喜溫硫桿菌的酸性礦坑水加入營養成分:9K基礎培養基、FeSO4·7H2O?22g/L和酵母粉0.1g/L,調控溫度45~50℃,pH為1.8~2.5,進行培養;馴化和放大培養條件為:在9K基礎培養基的環境中,加入粒度小于0.070mm的硫鐵礦礦石粉,加入的硫鐵礦的重量為培養液總重量的1~10%,菌的接種量為培養液總體積的8~28%,生長溫度為40~45℃,?pH值為1.5~2.0;逐級放大培養三次,獲得菌濃度為107~109個/ml的常溫嗜酸菌。
3.如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種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的生物堆浸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篩分粒徑小于2mm的礦石進行堆筑。
4.如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種露天剝離硫化銅礦的生物堆浸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控制滴淋液氧化還原電位在530~580mv,?采取白天滴淋,夜晚停止滴淋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礦冶研究院,未經西北礦冶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8847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