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判斷櫻桃成熟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87201.1 | 申請日: | 2014-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5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剛;李文生;張開春;馮曉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09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判斷 櫻桃 成熟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判斷櫻桃成熟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果實的成熟度是決定其品質、貯藏、運輸和銷售性能的關鍵。果實采收過早,成熟度較低,果實的品質和風味較差;果實采收過晚,成熟度過高,果實較軟,易受機械傷,無法貯運流通。櫻桃果實色澤誘人、營養豐富,但其極其不耐貯運。目前,生產中為了便于貯運通常控制櫻桃果實的采收成熟度較低(一般為7成熟),但此時果實的口感較差,風味欠佳。因此,如何判斷櫻桃果實適宜的成熟度一直是困擾生產經營者的難題,也極大地限制了櫻桃的流通產業。
目前櫻桃果實的成熟度的判斷主要是根據生產者自身的種植經驗,依據肉眼觀察和口感品嘗進行判斷,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不夠準確。其他的方法還有通過果實的發育期進行判斷,但是果實的發育情況受氣候的影響較大,每年的生長期會有差異,沒有依據特定的技術標準或相關工具進行判定。為此,探尋一種方便、快捷且無損傷的櫻桃成熟度判斷方法非常重要。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判斷櫻桃成熟度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判斷櫻桃成熟度的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是根據櫻桃的顏色和糖度之間的關系建立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摘取轉色期及以后各期的櫻桃,記錄果皮顏色;
2)將各種顏色的果實分別測定糖度及色值,記錄糖度,色值和果皮顏色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聚類分析方法將果實的成熟程度分為5個級別;
3)確定上述級別的櫻桃顏色,每個級別對應的成熟度為轉色期、5~6成熟、7成熟、8成熟以及9成熟。
本發明的方法特別適合用于判定櫻桃果實的成熟度。
具體的說,本發明的方法適合同一品種的櫻桃果實的分類和判定。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方法適合成熟后為同樣顏色(如紅色、黃色或紫色,或黃色帶紅暈等)的各個品種的櫻桃果實的分類和判定。
步驟2)中,所述糖度以可溶性固形物SSC計,單位為%;
所述色值以常用RGB色值表和灰度角H計;
如針對紅色及黃底紅暈的櫻桃品種,所述的5個級別可為黃色、粉色、淺紅色、紅色及暗紅色,然后按照灰度角H計。
對于純黃色品種的櫻桃,所述的5個級別可為從淺到深的黃色。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用于判定櫻桃的成熟度,將摘取的櫻桃的顏色與上述各個級別的櫻桃顏色進行比對,確定其成熟度。
也可以將上述級別的櫻桃顏色制成比色卡,如制成果實成熟度比色卡,果實成熟度比色卡的排列按照由淺到深的順序排列,然后將摘取的櫻桃的顏色與比色卡進行比對,確定其成熟度。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簡單,能夠不依賴于經驗和肉眼,直接判定各種品種的櫻桃的成熟度,從而能夠快速挑選出適宜的成熟度的櫻桃果實,為實現櫻桃采收品質的標準化控制提供技術支持,解決了櫻桃的流通問題,且顏色一致的櫻桃在隨后的運輸和保藏過程中,由于儲藏條件基本相同,其轉色速度基本一致,上市時顏色非常整齊和漂亮,能夠保證很好的櫻桃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判斷櫻桃成熟度的方法。
圖2為實施例1的櫻桃果實成熟度色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但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如無特別指明,本實施例采用的設備均為本領域常用的設備。其中,果實糖度采用手持糖度計測定(PAL-1型,Atago,Japan),果皮顏色值采用色差計測定(CR400型,Konica?Minolta,Japan)。
實施例1
采用下述方法制定判定櫻桃成熟度的各個級別:
1)果實成熟度與糖度、色值的相關性
本發明中采用6種紅色品種櫻桃(紅燈、先鋒、拉賓斯、艷陽、美早、薩米脫)為試材,每種櫻桃分為5個成熟度,每個成熟度取樣30個果實,分別測定糖度(以可溶性固形物SSC計,單位為%)及色值(以灰度角H計),并計算平均值,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各成熟度果實糖度及色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未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872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