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叢枝菌根技術快速恢復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85551.4 | 申請日: | 2014-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26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躍軍;吳小毛;王志泰;王鵬鵬;蔣長洪;韋小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菌根 技術 快速 恢復 喀斯特 石漠化 地區 植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態恢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叢枝菌根技術快速恢復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類型之多,為世界罕見。在中國,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的物質基礎——碳酸鹽類巖石(如石灰石、白云巖、石膏和巖鹽等)分布很廣。據不完全統計,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鹽類巖石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7;埋藏的碳酸鹽巖石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碳酸鹽巖石在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東部地區分布最廣。湘西、鄂西、川東、魯、晉等地,碳酸鹽巖石分布的面積也較廣??λ固氐貐^獨特的巖溶地貌,造成地表干旱缺水、土被不連續、土壤貧瘠、富鈣偏堿水以及土流失嚴重等,這些限制因子造成植被生境嚴酷,生物量偏小,水、土、植物相互作用過程具有明顯的脆弱性,最終表現為易受損和難恢復。
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過程是植被破壞的逆向過程,這一過程既可以通過自然演替實現,也可通過人為干預演替實現。自然演替所需周期時間長,適當的人為干預可以有效縮短在演替初期所需時間,為遏制石漠化的蔓延爭取時間。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us)在陸地土壤中存活了數億年,與地球上90%的維管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體,叢枝菌根具有促進植物對水和礦質元素吸收、提高植物光合速率、有助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及增強植物抗性與耐性等特性,叢枝菌根真菌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提供一種易于操作,實用可行、效果好的一種應用叢枝菌根技術快速恢復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輔助植物適應石漠化地區的特殊生存環境,增強植物對水和礦質元素的吸收能力、提高植物光合速率、增強植物抗性及耐性、改善土壤結構,并有助于植被迅速恢復。
本發明的應用叢枝菌根技術快速恢復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植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叢枝菌根菌劑準備:根據喀斯特生態環境選擇叢枝菌根土著種,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lomus?etunicatum);具體方法:以三葉草作為宿主植物進行擴繁,擴繁基質為高溫滅菌的河沙與石灰土混合物(河沙:石灰土質量比為1:3);叢枝菌根菌劑為含叢枝菌根真菌孢子(≥10個/g土)菌絲及侵染根段的根際土;
(2)宿主植物準備:
喬木選擇:樟樹(Cinnamomum?camphor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及構樹(Broussonetia?kaempferi);
灌木選擇: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
草本選擇:三葉草(Trifolium?repens)、鬼針草(?Bidens?bipinnata?);
(3)菌根化處理:喬木和灌木采用蘸根接種法處理的菌根苗,草本采用菌根球化種子;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蘸根接種法:將叢枝菌根菌劑與清水按體積比1:5比例配置成菌劑懸濁液,攪拌使菌劑分散在水中,再向其中加入細土,邊加邊攪拌,使其成為有一定粘稠度的泥漿(泥漿的稀稠度視苗根的幼嫩程度而定),然后將修剪后的移栽苗根蘸泥漿后移入栽植穴,覆土,壓實后澆水;
叢枝菌根球化種子:取叢枝菌根菌劑和一定量的凹凸棒(一種粘附劑,以能將菌劑粘附于種子表面為度),加水,與種子拌和,使菌劑和種子滾成小球狀,晾干;
(4)在石漠化地區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植被恢復,喬灌間種,并盡可能保留原有草本植物;喬木株的種植密度為每100平方米4-7行,每行5-8株;灌木株的種植密度為每100平方米9-11行,每行9-11株,喬灌木呈品字形栽植。
(5)移栽初期,要經常進行常規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以保證成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855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油茶園種草放牧雞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