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84976.3 | 申請日: | 2014-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396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麻志毅;葉治毅;陳泓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黃健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web 環境 支持 uml 建模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軟件建模需要使用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該UML是一種繪制軟件藍圖的標準語言。可以用UML對軟件密集型系統的制品進行可視化、詳述、構造和文檔化。但是該UML離不開相應建模工具的支持。
現有技術中的建模工具主要支持鼠標與鍵盤的輸入方式,以及少數多點觸控輸入方式,但采用鼠標與鍵盤的輸入方式進行建模會導致建模效率低,雖然,現有的建模工具支持多點觸控輸入方式,但是能夠支持的多點觸控輸入方式非常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多點觸控輸入方式建模效率高的特性。
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建模工具不支持跨平臺、跨設備的建模操作,軟件設計人員無法將桌面應用上的建模工作遷移到不同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上。造成用戶在不同平臺、不同設備上的使用困難,無法在不同平臺上統一管理模型。
因此,現有技術中缺少在Web環境下支持多點觸控交互方式的建模工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與裝置,以實現在不同的設備與平臺上,支持多點觸控的交互方式進行建模。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所述建模工具在Web環境下支持多點觸控交互方式,包括:
表現層,所述表現層包括建模視圖,所述建模視圖用于在Web環境下獲取用戶的建模操作;
交互處理層,所述交互處理層用于識別獲取所述建模操作對應的輸入方式;采用所述輸入方式,執行對應的所述建模操作,生成所述建模元素,并根據所述建模元素生成模型,所述輸入方式包括多點觸控輸入方式和手勢軌跡輸入方式;
存儲層,所述存儲層包括存儲模塊,所述存儲模塊用于存儲所述模型對應的建模文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包括:
建模工具在Web環境下支持多點觸控交互方式,獲取用戶的建模操作;
所述建模工具識別獲取所述建模操作對應的輸入方式,所述輸入方式包括多點觸控輸入方式和手勢軌跡輸入方式;
所述建模工具采用所述輸入方式,執行對應的所述建模操作,生成所述建模元素,并根據所述建模元素生成模型,以實現在不同的設備與平臺上,支持多點觸控的交互方式進行建模。
本發明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與裝置,利用建模工具在Web環境下支持多點觸控交互方式,解決了在不同的設備與平臺上,支持多點觸控的交互方式進行建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的完整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中表現層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建模視圖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建模視圖圖層的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中交互處理層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適用的多點觸控識別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適用的多點觸控識別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適用的單筆畫軌跡識別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方法適用的多筆畫軌跡識別流程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中存儲層的結構圖;
圖12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塊狀元素的手勢示意圖;
圖12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塊狀元素的手勢示意圖;
圖13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關系的手勢示意圖;
圖13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Web環境下支持觸屏的UML建模工具支持的新增關系的手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849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