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84423.8 | 申請日: | 2014-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88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全賀英;金少拉;金熙云;安由美;安智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蘇銀虹;曾世驍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支持 語音 對話 服務 交互 裝置 方法 | ||
提供一種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裝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選擇的輸入模式接收用戶輸入;當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是非語音輸入時,從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提取文本;將提取出的文本作為請求信號發送到服務器;從服務器接收響應于請求信號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基于接收到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執行對接收到的用戶輸入的響應。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裝置和方法。更具體地,本公開涉及提供允許多模式輸入的語音對話服務。
背景技術
語音對話服務允許用戶和語音代理之間的基于語音的交互。目前,由包括各種便攜式終端的很多交互裝置提供這樣的語音對話服務。典型的交互裝置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然而,通常語音對話服務未能充分利用除了語音以外的任何輸入/輸出交互,從而限制表達。此外,隨著語音輸入的長度增加,語音識別中的錯誤的概率也會增加。
鑒于上述問題,已引入了基于各種交互的多模式交互技術。
提出上述信息僅作為背景信息,以幫助對本公開的理解。不確定并且不斷言關于是否任何上述內容可作為相對于本公開的現有技術而被應用。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各個方面在于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點,并提供至少下面描述的優點。因此,本公開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基于多模式輸入執行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裝置和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選擇的輸入模式接收用戶輸入;當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是非語音輸入時,從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提取文本;將提取出的文本作為請求信號發送到服務器;從服務器接收響應于請求信號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基于接收到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執行對接收到的用戶輸入的響應。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交互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輸入單元,被配置為基于選擇的輸入模式接收用戶輸入;通信單元,被配置為與服務器通信;控制單元,被配置為當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是非語音輸入時,從接收到的用戶輸入提取文本,將提取出的文本作為請求信號發送到服務器,從服務器接收響應于請求信號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基于接收到的對話識別的結果,執行對用戶輸入的響應;輸出單元,被配置為輸出執行對接收到的用戶輸入的響應的結果。
從下面結合附圖公開本公開的各種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本公開的其它方面、優點和顯著特征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從下面結合附圖的描述,本公開的上述和另外方面、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圖1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于支持語音對話服務的系統的框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于在系統處執行語音對話服務的方法的框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于在交互裝置處執行語音對話服務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圖3中示出的文本提取操作的詳細處理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在服務器處確定相關內容提供器的示例的表格。
圖6A和圖6B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在交互裝置處執行語音對話服務的處理的截屏。
在整個服務中,應注意相同的標號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下面參照附圖的描述以幫助全面理解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開的各種實施例。所述描述包括各種具體細節以幫助理解,但是這些具體細節將被認為僅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公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描述的各種實施例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此外,為了清楚和簡明,可省略對公知功能和構造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844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切換開關及電子裝置
- 下一篇:異步文件傳輸方法、裝置及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