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78218.0 | 申請日: | 2014-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13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云 |
| 主分類號: | B27N1/00 | 分類號: | B27N1/00;B27N1/02;B27N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199 江蘇省淮安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重組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造板的制造方法,屬于人造板工業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的重組材制造工藝和制造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加大以及對木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木材資源愈來愈緊張。農作物秸稈是優良的生物質材料,主要成分與部分闊葉材相似,來源廣泛,是理想的木材代用材料,利用農作物秸稈制造人造板可以解決人造板原料供應緊張的問題。
現有的農作物秸稈人造板是將秸稈粉碎成刨花或加工成纖維,這些加工方法破壞了秸稈原有的縱向強度,得率低,能耗大,也影響了產品的物理力學性能;采用異氰酸酯膠黏濟成本高且易黏板;目前生產的秸稈人造板主要是秸稈碎料板,品種少,結構單一。本專利將開發一種新型的秸稈重組材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和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公開一種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目的是保持秸稈纖維的縱向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提高秸稈人造板的強度和承載能力。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秸稈經軟化、碾壓、干燥、施膠、鋪裝組坯、預壓、熱壓、切邊工序制成,其特征是:經過軟化、碾壓成80%以上的原料為長度100~800mm、寬度0.2~5mm、縱向不斷裂、橫向交錯相連的秸稈纖維束,并且施膠后秸稈纖維束的鋪裝組坯排列方向一致。
所述的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秸稈去掉根、葉后,采用熱水蒸煮軟化處理1~3小時,然后進行碾壓處理。
所述的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秸稈原料為棉稈、豆稈、煙桿、辣椒稈和玉米稈中的一種或幾種秸稈混合原料。
所述的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干燥后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4~10%,施膠后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0~20%。
所述的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預壓壓力為1~5MPa,預壓時間為1~5min;熱壓壓力為4~8MPa,熱壓溫度為110~180,壓機閉合速度為5~15mm/s,保壓時間為5~20min。
本發明制造的秸稈重組材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構建、包裝板、車廂及其底板、室內裝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秸稈重組材制造方法有以下優點:
(1)生產工藝簡單,能耗低,秸稈纖維束僅通過碾壓即可達到要求,長短尺寸不一也完全可用,碾壓所需的動力很小。
(2)原料水分含量容易控制,干燥過程不會造成秸稈纖維束的變形、卷曲和易碎的缺陷。
(3)后期加工方便,鋸、割、刨、鉆孔、銑削、膠拼、接長、貼面等均非常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1
將棉稈去掉根、葉后,蒸煮軟化,碾壓并去掉皮后加工成縱向不斷裂、橫向交錯相連的棉稈纖維束;將棉稈纖維束干燥至含水率≤10%,用固體含量為50%左右的脲醛樹脂膠進行噴膠處理,然后組坯,并且施膠后秸稈纖維束的鋪裝組坯排列方向一致;經預壓、熱壓、鋸裁后得到棉稈重組材成品。下表為本發明制作的棉稈重組材與現有技術相關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對比。
表1棉稈重組材的力學性能
材料密度g/cm3MOR/MPaMOE/MPa
棉稈刨花板0.65-0.7516.58-18.841868-2333
楊木0.38-0.4020.00-42.003724-12504
楊木重組材0.52-0.6065.00-70.003454-6214
棉稈重組材0.60-0.8051.83-62.804656-8348。
實例2
將豆稈去根、夾、葉后,經蒸煮軟化,碾壓加工成豆稈纖維束。將豆稈纖維束干燥至含水率≤10%,用固體含量為50%左右的脲醛樹脂膠進行噴膠處理,然后組坯,經預壓、熱壓、鋸裁后得到豆稈重組材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云,未經高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82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