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甲砜霉素的藥物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77863.0 | 申請日: | 2014-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6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焦云娟;史齊;宋穎;張潔;劉伯語;武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鄉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11/14;A61K35/64;A61K31/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楊春 |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霉素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治療咳嗽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中含有甲砜霉素。?
背景技術
肺系疾患的主要證候之一就是咳嗽。縱觀歷史,歷代醫家對于咳嗽都有不同見解。《黃帝內經》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論證”。《景岳全書》又論“咳嗽一證,竊見諸家立論大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臨證莫知所從,所以治難得效”。張景岳將咳嗽證由分為外感、內傷兩類。《河間六書》中又提及“寒暑燥濕風火六氣,皆令人咳”。咳嗽既是病又是證候,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冬春季節多見。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內傷之別,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侵襲肺系引起的咳嗽,為外感咳嗽,外邪中又以風、寒、熱咳嗽居多,并常以風為先號,挾寒或挾熱、挾燥犯肺,發生風寒或風熱、風燥等咳嗽;由于肺臟虧虛與其他臟腑功能失調影響到肺而引起的咳嗽,為內傷咳嗽。臨床上常內傷、外感咳嗽互見并互為因果。正如《醫學心語·咳嗽》所說:“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
咳嗽以八綱辨證為綱,首辨外感與內傷,以外感咳嗽多見,以宣發肺氣為基本原則。汪受傳將小兒外感咳嗽分為風寒和風熱兩大證型,韓新民將其分為風寒、風熱和風燥三大證型,其中風寒咳嗽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為治法,以金沸草散加減;風熱咳嗽以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為治法,以桑菊飲加減;風燥咳嗽以疏風清肺、潤肺止咳為治法,以清燥救肺湯加減。鐘華等則依據小兒體質辨治外感咳嗽,將其分為四型即正常質兒、痰濕質兒、氣虛質兒和陰虛質兒,正常質兒以疏散外邪、宣肺止咳為治法,以杏蘇散、桑菊飲及麻杏石膏湯等為主方;痰濕質兒以健脾燥濕、化痰止咳為治法,以麻杏二陳湯為主方;氣虛質兒以疏風宣肺、化痰止咳、佐以健脾益氣為治法,在風寒或風熱基本方上酌情加用白術、黃芪等益氣藥,或六君子湯加射干、魚腥草、連翹、桔梗等。?
CN102078558A公開了一種治療咳嗽的藥物組合物,其中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如下:鉤藤30份,天竺黃40份,桔梗10份,砂仁50份,陳皮50份,茯苓10份,薄荷50份,甘草20份,牛黃7份。?
CN101991802A公開了一種治療感冒咳嗽的中藥制劑,其含有金銀花30份,陳皮30份,茵陳25份,百部35份,甘草30份,苦杏仁25份,柏子仁25份,貝母20份,桔梗30份,大棗20份,干艾葉15份及適量的蜂蜜。?
甲砜霉素英文/拉丁名稱:Thiamphenicol,別名硫霉素,甲砜氯霉素。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
甲砜霉素為合成的廣譜抗生素,是氯霉素的替代物,體內抗菌作用強于氯霉素,而毒性比氯霉素小。甲砜霉素水溶性差,劑型和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甲砜霉素通過抑制細菌的蛋白合成而起作用,主要是與細菌的70s核糖體的50s亞基呈可逆性結合,抑制肽酰基轉移酶,從而特異性地阻止氨酰tRNA與核糖體上的受體結合,抑制肽鏈的延長而使菌體蛋白不能合成。兩者有相同的抗菌譜,對全部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有很強的抗菌力,用于多種細菌感染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腦膜炎奈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傷寒沙門菌、副傷寒沙門菌、志賀菌屬、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文獻記載長期大量應用甲砜霉素未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故被廣泛用于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各種表面感染、膽道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Weber?Christian病等。許多國家主要將甲砜霉素用于獸藥,但在中國及意大利該抗生素還可以用于人類疾病的治療。在巴西,甲砜霉素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本申請的發明人偶然發現將甲砜霉素和治療咳嗽的中藥聯合使用具有協同效果,對于治療咳嗽具有出人意料的有效性。?
發明概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藥物組合物,其中由甲砜霉素和中藥組合物組成,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重量配比如下:?
百合10份,陳皮3份,細辛6份,甘草5份,連翹5份,茯苓20份,五味子4份,沙參2份,前胡7份,蟬蛻3份,半夏6份,桔梗8份,淫羊藿6份,枸杞15份,魚腥草8份,薄荷3份,百部4份,金銀花10份,當歸5份,川貝13份。?
制備方法為取以上原料藥,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鄉醫學院,未經新鄉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78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