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公交發車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77727.1 | 申請日: | 2014-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3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董紅召;孔娟娟;劉冬旭;陳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交 發車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善公交準點率的發車間隔優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公交系統是面向大眾的社會服務系統,其服務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保證公交車的準點率就顯得意義重大。而現有能保證公交正點到站的城市線路所占比例很少,這不僅會破壞正常的行車秩序也影響到乘客的出行。
目前,提高公交正點率的對策主要有公交路權優先、交通信號優先及建立快速公交系統。但據交通部門介紹,交通擁堵是影響公交正點率的主要原因。近些年,由于劇增的私家車擠占了有限的道路資源,公交運行速度進一步降低,線路車輛周轉率下降,行車準點難度加大。所以對于更多的普通公交車來說,在面對十分擁堵的交通狀況時,公交優先、交通信號優先并不能保證其準點率。因此需要一種針對較差道路通行狀況的提高公交準點率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改善公交準點率的發車間隔優化控制方法。
本發明方法主要針對高峰時段道路的擁堵情況,通過適當地提高發車頻率,并根據不同時段擁堵狀況的變化調整發車間隔,制定更加合理的發車計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公交發車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1.利用衛星定位設備采集公交車到站的時刻Tij,對照時刻表計算晚點時間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實際中第i班公交車到達第j個站點的時間,tij表示公交行車時刻表中規定的第i班公交車到達第j個站點的時間,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車在第j個站點的晚點時間差;
步驟2.統計分析數據集合R,根據道路的擁堵程度對公交發車時間進行時段劃分;
步驟3.建立發車間隔模型,在時段內重新劃分發車間隔;
步驟4.將步驟1采集到的時間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計算發車間隔以制定發車計劃。
其中,步驟2所述的統計分析數據集合R,根據道路的擁堵程度對公交發車時間進行時段劃分,具體為:
2.1用來表述道路交通擁堵程度的重要參數,m表示該線路公交站點總數,ΔTi表示第i班公交車在所有站點的晚點時間差總和,其值越大表明道路通行狀況越差;
2.2按照發車次序,依次將ΔT2、ΔT3、ΔT4…與ΔT1作比較,將滿足|ΔTi-ΔT1|≤t的與ΔT1劃分為一個集合(ΔT1,ΔT2,…ΔTd),閾值t是劃分集合范圍的指標,相差大小不超過t的元素屬于一個集合,ΔTd為第一個集合的末尾元素,d為集合1的元素個數;然后以集合中的末尾元素為比較對象以同樣方法劃分下一個集合,如以ΔTd為比較對象劃分第二個集合;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將所有數值劃分為若干集合Rc=(ΔTl,ΔTl+1,…ΔTl+q-1)其中Rc表示第c個集合,ΔTl為集合的首位元素,ΔTl+q-1為集合的末位元素,l為集合的首位元素車次,q為集合的元素個數;
2.3以對應于ΔT1及每個集合末尾元素的公交車次的發車時間T1、Td、Tl、Tl+q-1作為劃分時段的分界點,由此得到若干發車時段[Tl,Tl+q-1]。
其中,步驟3所述的建立發車間隔模型,在時段內重新劃分發車間隔,具體為:
3.1根據行車時刻表,計算理想情況下,同一時段內各車次的總行程時間之和tim為時刻表中第i班公交車到達最后一個站點的時間,n表示該時段內的發車總數;
3.2根據采集的實際信息,計算實際情況下,同一時段內各車次總行程時間總和Tim為實際中第i班公交車到達最后一個站點的實際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77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遙控器電路
- 下一篇:基于路段OD反推的實時交通流分布預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