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性色漿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77210.2 | 申請日: | 2014-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55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陶棟梁;崔玉民;張宏;李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陽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9D17/00 | 分類號: | C09D17/00;C09D133/12;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8;C08F2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余光軍 |
| 地址: | 23604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性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水性色漿的制備方法,該色漿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
其中,
所述有機顏料的粒徑為11~18微米,
所述納米氧化鋅的粒徑為40~60納米,
納米氧化鋅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進行制備:
1)將沉淀劑加入容器Ⅰ中的水中,配制成水溶液A,將可溶性鋅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加入容器Ⅱ中的水中,充分混合后配制成可溶性鋅鹽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混合水溶液B,
沉淀劑為碳酸鹽或/和碳酸氫鹽,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添加量為可溶性鋅鹽和沉淀劑的總重量的0.2%~0.8%;
2)將水溶液A加入到混合水溶液B中,在10~50℃的溫度下攪拌反應,生成前驅體;
3)將步驟2得到的前驅體分別用水和乙醇洗滌,然后在50~100℃的溫度下進行干燥;
4)將干燥后的前驅體在300~400℃下煅燒1~5小時后,獲得納米氧化鋅,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反應器中加入研磨玻璃珠、水,混合均勻,攪拌速度設置為1000~1800r/min;
2)向反應器中依次加入水性分散劑、水性消泡劑、水性丙烯酸樹脂,攪拌均勻攪拌速度設置為2500~4000r/min,攪拌時間為5~20分鐘;
3)向步驟2)的體系中加入有機顏料,納米氧化鋅,混合均勻,攪拌速度設置為4500~5500 r/min,攪拌時間為40~80分鐘,然后在500r/min下攪拌30-40min,然后過濾去除研磨玻璃珠,獲得水性色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
所述有機顏料的粒徑為12~15微米,
所述納米氧化鋅的粒徑為50~59納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
所述有機顏料為有機黃PY74、有機紅PR112、酞菁藍PB 153、酞菁綠PG7、永固紅F4R、永固桔黃G-1、永固黃2GS-1中的一種或多種,或/和
所述水性分散劑為BYK-182水性分散劑,或/和
所述水性消泡劑為BYK-024水性消泡劑,或/和
所述水為去離子水、蒸餾水、自來水以及純凈水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
所述有機顏料為永固黃2GS-1,或/和
所述水為去離子水。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
所述納米氧化鋅的重量份數為1~8份,或/和
所述水性分散劑的重量份數為0.3~0.8份,或/和
所述水性消泡劑的重量份數為0.4~0.8份,或/和
所述水的重量份數為50~70份,或/和
所述水性丙烯酸樹脂的重量份數為6~9份。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水性丙烯酸樹脂用包括以下步驟1-5的方法進行制備:
1)向反應器中加入有機溶劑和鏈轉移劑,混合攪拌,將反應器的溫度控制為60~80℃,其中,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鏈轉移劑為正十二烷基硫醇;
2)向反應器中連續滴加由丙烯酸酯類單體、硅烷偶聯劑和引發劑形成的混合物Ⅰ,滴加完后,保溫反應,
其中,所述丙烯酸酯類單體為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羥乙酯形成的混合物Ⅱ,
所述硅烷偶聯劑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聯劑的添加量為所述混合物Ⅱ的2~20wt%,
所述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
3)向步驟2中的反應體系中,連續滴加由丙烯酸酯類單體、硅烷偶聯劑和引發劑形成的混合物Ⅲ,混合物Ⅲ與混合物Ⅰ的重量比為混合物Ⅲ:混合物Ⅰ=1~3:1,滴加完后,保溫反應,其中,丙烯酸酯類單體為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 和甲基丙烯酸形成的混合物Ⅳ,
所述硅烷偶聯劑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聯劑的添加量為所述混合物Ⅳ的3~20wt%,
所述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
4)將步驟3中的體系降至室溫,然后加入堿將體系中和至pH值為7~8;
5)中和完成后,除去體系中的甲醇,然后加入水乳化獲得水性丙烯酸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陽師范學院,未經阜陽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72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