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溢流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72409.6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67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廖紅平;廖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紅安安達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天力專利事務所 42208 | 代理人: | 蘇胤杰 |
| 地址: | 43840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溢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溢流閥。
背景技術
溢流閥是一種液壓壓力控制閥,在液壓設備中主要起定壓溢流作用,穩壓,系統卸荷和安全保護作用。現有的溢流閥因結構局限,往往調壓范圍較小,溢流時的振動較大,反應也不夠靈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溢流閥,調壓范圍大,調壓偏差小,壓力振擺小,動作靈敏,過載能力大。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種溢流閥,包括具有進油口和溢油口的閥體,閥體空腔內設置閥芯,所述閥芯的頭部是用于封住溢油口的錐形密封件,閥芯的中部具有與閥體空腔內壁相適應的活塞形受力件,閥芯的尾部伸入閥體空腔內壁的導槽內,且閥芯的尾部與導槽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而且,所述閥體內設置具有控壓組件的泄壓腔,該泄壓腔與導槽連通,閥芯軸向開設使導槽與溢油口構成通路的孔道,泄壓腔通過閥體內壁上的阻尼孔以及活塞形受力件上開設的阻尼孔與閥體空腔連通。
而且,所述控壓組件包括由彈簧連接的閥門和限位塞,閥門置于泄壓腔與閥體空腔的連通口處,限位塞與泄壓腔相適應且與伸入泄壓腔的調壓螺絲接觸,調壓螺絲與閥體螺紋連接。
本發明調壓范圍大,調壓偏差小,壓力振擺小,動作靈敏,過載能力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閥體,2、進油口,3、溢油口,4、閥體空腔,5、錐形密封件,6、活塞形受力件,7、導槽,8、復位彈簧,9、泄壓腔,10、孔道,11、阻尼孔,12、彈簧,13、閥門,14、限位塞,15、調壓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溢流閥,如圖1所示,包括具有進油口2和溢油口3的閥體1,閥體1空腔內設置閥芯,所述閥芯的頭部是用于封住溢油口3的錐形密封件5,閥芯的中部具有與閥體1空腔內壁相適應的活塞形受力件6,閥芯的尾部伸入閥體1空腔內壁的導槽7內,且閥芯的尾部與導槽7之間設有復位彈簧8。
進一步的,上述閥體1內設置具有控壓組件的泄壓腔9,該泄壓腔9與導槽7連通,閥芯軸向開設使導槽7與溢油口3構成通路的孔道10,泄壓腔9通過閥體1內壁上的阻尼孔11以及活塞形受力件6上開設的阻尼孔11與閥體空腔4連通。
進一步的,上述控壓組件包括由彈簧12連接的閥門13和限位塞14,閥門13置于泄壓腔9與閥體空腔4的連通口處,限位塞14與泄壓腔9相適應且與伸入泄壓腔9的調壓螺絲15接觸,調壓螺絲15與閥體1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工作時,高壓油從進油口2進入閥體空腔4,當壓力超過閥芯尾部復位彈簧8的彈性力時,高壓油會推動閥芯中部的活塞形受力件6,使閥芯頭部的錐形密封件5遠離溢油口3,從而達到溢流、泄壓的目的。隨著高壓油的壓力不同,溢油口3的開口也不同。高壓油還會通過阻尼孔11頂推控壓組件的閥門13,一般情況下彈簧12力足以克服閥門13另一面的油壓力,泄壓腔9是關閉狀態。若液壓系統的壓力過大,僅通過前述泄壓方式不足以降壓時,高壓油則會頂開控壓組件的閥門13進入到泄壓腔9,并通過閥芯內的孔道10排出溢油口3。調節螺絲的控制限位塞14的位置,以調節彈簧12的彈性形變,即可調節控壓組件的控壓值。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或變形,這些改進或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紅安安達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紅安安達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24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