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辣椒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72102.6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9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忠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忠久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80 遼寧省沈陽市渾***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辣椒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nóng)業(y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辣椒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植物;高40-80厘米。莖近無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葉互生,枝頂端節(jié)不伸長而成雙生或簇生狀,矩圓狀卵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3厘米,寬1.5-4厘米,全緣,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狹楔形;葉柄長4-7厘米。花單生,俯垂;花萼杯狀,不顯著5齒;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藥灰紫色。果梗較粗壯,俯垂;果實長指狀,頂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后成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種子扁腎形,長3-5毫米,淡黃色。花果期5-11月。辣椒生育初為發(fā)芽期,催芽播種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xiàn)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坐果后到拔秧為結(jié)果期。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fā)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時種子不發(fā)芽。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溫,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時會造成落花落果。辣椒對條件水份要求嚴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澇。喜歡比較干爽的空氣條件。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辣椒的辣度僅僅是味覺器官可以感受到的,但其實,辣度還是和營養(yǎng)掛鉤的。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葉酸、鎂及鉀;辣椒中的辣椒素還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臟病、某些腫瘤及其他一些隨年齡增長而出現(xiàn)的慢性病的風險;在幾個人體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辣椒的飯菜能增加人體的能量消耗,幫助減肥;一篇發(fā)表于《英國營養(yǎng)學雜志》上的文章也指出,經(jīng)常進食辣椒可以有效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及血液中脂蛋白的氧化。此外,以前人們會認為,經(jīng)常吃辣椒可能刺激胃部,甚至引起胃潰瘍。但事實剛好相反。辣椒素不但不會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加,反而會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堿性黏液的分泌,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胃潰瘍。
現(xiàn)有的辣椒種植技術中對辣椒的長勢不可控,辣椒的防病蟲害方面還存在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加快辣椒長勢,減少辣椒病蟲害的一種辣椒種植技術。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辣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不斷攪拌,在10分鐘內(nèi)使水溫降至30℃,撈出后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泡10分鐘,然后用清水洗凈,浸泡4~5小時,用紗布包好,放在25~28℃下催芽,4~5天后種子露白即可播種。也可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15分鐘,起到鈍化病毒作用。
(2)整地,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不斷開花結(jié)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yǎng)條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畝施廄肥5000kg,可摻施過磷酸鈣15kg~20kg,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溝相通,使雨后田間不積水。
(3)播種,將催芽的種子播于育苗盤中或畦內(nèi),覆土1厘米厚,蓋上地膜,保溫保濕。當種子有70%出土后,揭除地膜。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便可分苗。將幼苗分入8厘米×l0厘米裝有配置營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缽中,l缽1株。
(4)定植,適期定植,促早發(fā)根。早發(fā)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又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淺覆土,以后逐漸培土封壟,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5)管理,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nèi)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后采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jié)后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jié)果后期要繼續(xù)加強管理,增產(chǎn)增收。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一般花謝后2~3周,果實充分膨大、色澤青綠時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實變黃或紅色成熟時再采摘。注意盡量分多次采摘,連果柄一起摘下,留較多果實在植株上,可提高產(chǎn)量。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定植密度為辣椒株型緊湊,適于密植。辣椒密植增產(chǎn)潛力大,尤其一直生長到秋季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于早封壟,由于地表覆蓋遮蔭,土溫及上壤濕度變化小,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曬,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產(chǎn)密度為每畝2000~3000穴,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忠久,未經(jīng)李忠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2102.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