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滾筒式刀組水冷散熱纖維切斷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70240.0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30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華;黃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中市金德紡織機械設備廠 |
| 主分類號: | D01G11/04 | 分類號: | D01G11/04;D01G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221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筒 式刀組 水冷 散熱 纖維 切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纖維切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滾筒式刀組水冷散熱纖維切斷機。
背景技術
紡織廢料、化纖、廢舊衣物、皮革等纖維制品回收處理時,纖維切斷機僅通過刀組對待回收的纖維制品切碎,而對纖維制品切割或者切碎的均勻性沒有涉及,導致在后續的纖維加工時,需要對切割后的纖維進行篩選,提出切割過程中過大的纖維制品塊,降低了纖維加工的效率,如果不符合要求的纖維塊進入了后續的纖維加工,容易導致處理后的纖維制品不符合標準成為廢品,增加了纖維加工的成本?,F有技術的纖維切斷機,一般都為滾刀式,纖維制品從箱體的一側進入,經過滾刀切割后出料,切割不均勻,同時,由于滾刀在轉動切割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當箱體內部過熱時,容易產生生產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滾筒式刀組水冷散熱纖維切斷機,滾筒式刀組切割過程中,纖維制品經過滾筒的條形縫隙處的刀片切割后,經過條形縫隙進入滾筒內容,并經出口進入的出料裝置,切割均勻,同時,通過水冷降溫,防止產生安全事故。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滾筒式刀組水冷散熱纖維切斷機,包括進料裝置、箱體、出料筒、進料口刀組和滾筒式刀組;
箱體上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設置在箱體側面上,出料口設置在箱體的底面上,進料裝置、出料筒分別通過進料口和出料口與箱體相連通;
進料口刀組設置在進料口的下方,進料口刀組通過傳動機構由第一電機帶動;滾筒式刀組豎直設置在箱體內,滾筒式刀組通過由第二電機帶動;滾筒式刀組包括滾筒和刀片,滾筒上設置有若干條狀縫隙,條狀縫隙的邊沿處豎直設置切割用刀片;纖維制品通過進料口進入箱體后,先經過進料口刀組初步切斷,然后經過滾筒式刀組的條狀縫隙處的刀片進行進一步切割,切割后的纖維經過條狀縫隙進入滾筒的筒內,然后經過箱體底面的出料口進入出料裝置,因此,只有經過精細切割后的纖維段才能過通過條形縫隙進入滾筒的筒內,切割均勻精細。
箱體設置有螺旋狀冷卻水管。螺旋狀冷卻水管包括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冷卻水進入冷卻水管,對本發明進行冷卻,進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壁上的螺紋方便與外接的水管相連接。
刀片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滾筒的外表面,方便刀片更換。
出料口設置在滾筒內環對應的箱體的底面上,只有當纖維通過條形縫隙進入滾筒的筒內后,才能夠進入出料裝置。
料口刀組朝向進料口所在的箱體側10°~30°斜向下設置,防止料口刀組的刀片損傷,剛進入進料口的纖維制品可能經過擠壓后,硬度大,料口刀組傾斜設置,減少刀片直接豎直切割,提高刀片壽命。?
進料裝置內設置有壓輥,方便料口刀組切割均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本發明纖維制品通過進料口進入箱體后,先經過進料口刀組初步切斷,然后經過滾筒式刀組的條狀縫隙處的刀片進行進一步切割,切割后的纖維經過條狀縫隙進入滾筒的筒內,然后經過箱體底面的出料口進入出料裝置,因此,只有經過精細切割后的纖維段才能過通過條形縫隙進入滾筒的筒內,切割均勻精細,同時,通過水冷降溫,不會增加纖維絲的漂浮,及時對箱體進行降溫,安全性能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豎直截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滾筒式刀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滾筒式刀組水冷散熱纖維切斷機,包括進料裝置1、箱體2、出料筒3、進料口刀組4、滾筒式刀組5和螺旋狀冷卻水管7;
箱體2上設置有進料口201和出料口202,進料口201設置在箱體2側面上,出料口202設置在箱體2的底面上,進料裝置1、出料筒3分別通過進料口201和出料口202與箱體2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中市金德紡織機械設備廠,未經揚中市金德紡織機械設備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702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