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襯套軸承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9922.X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06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財家康弘;濱口雄亮;君島力;齋藤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昭和 |
| 主分類號: | F16C33/04 | 分類號: | F16C33/04;F16C29/02;B62D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吳立,鄒軼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襯套 軸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襯套軸承(bush bearing)的結構。
背景技術
在齒條和小齒輪轉向裝置中,與小齒輪的齒嚙合的具有齒條齒部的齒條軸通過齒輪殼體經由襯套軸承可移動地支持。多種合成樹脂制成的襯套軸承被提出作為所述襯套軸承。通常,合成樹脂制的襯套軸承具有相對于齒條軸的緊固余量,并且可移動地支持齒條軸。
當襯套軸承具有相對于被支持的齒條軸大的緊固余量時,襯套軸承能夠支持齒條軸,以在徑向上維持預定的剛性。然而,當齒條軸過度緊固時,齒條軸具有高的滑動摩擦阻力,并且因此不能滑動。反之,當襯套軸承具有相對于被支持的齒條軸小的緊固余量時,齒條軸具有低的滑動摩擦阻力,并且具有符合要求的移動特性。然而,齒條軸可能具有大的中心偏移,或可能在襯套軸承和齒條軸之間產生間隙等。另外,在徑向上的剛性支持弱化,并且當齒條軸移動時,導致在小齒輪的齒部和齒條齒部之間產生咔嗒噪聲(齒輪咔嗒噪聲)。
由于與蠕變和合成樹脂的熱史相關的應力消除導致在合成樹脂制襯套軸承和齒輪軸之間產生間隙。相應地,在徑向上的剛性支持弱化,產生咔嗒噪聲(齒輪咔嗒噪聲)。尤其是,當由于合成樹脂的應力消除導致產生徑向收縮時,合成樹脂制的襯套軸承具有相對于齒條軸的增大的緊固余量,并且滑動摩擦阻力變高。當襯套支持齒條軸的整個圓周時,齒條齒部和襯套互相干涉,并且切割襯套。
專利文獻1(JP-A-2007-9962)公開了一種襯套,該襯套具有:凹形或扁平形的內側內周面;布置在比內側內周面更遠的徑向上的外側的外側內周面;以及狹縫,該狹縫布置成對應于所述內側內周面,并且襯套軸承由安裝在襯套的周槽內的無端環形彈性部件構成。由于由無端環形彈性部件構成的襯套軸承安裝在襯套的周槽內,襯套軸承能夠支持齒條軸以在徑向和襯套軸承遠離小齒輪的齒的方向上維持預定的剛性,并且內側內周面能夠防止外力干擾致使襯套軸承朝著齒條軸的齒條齒部的相反方向位移。襯套軸承在齒條軸的軸向上的運動中具有低的摩擦阻力,并且能夠可移動地支持齒條軸。另外,在外側內周面和齒條軸的外周面之間形成間隙,齒條齒部形成齒條軸的外周面上。能夠減輕與蠕變和合成樹脂的熱歷史相關的應力消除的影響。
發明內容
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當合成樹脂制襯套軸承具有設置在齒條軸的齒條齒部和襯套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時,能夠避免整個齒條軸被強力緊固的狀態,并且能夠利用低摩擦阻力被可滑動地支持。解決了襯套被齒條齒部切割的問題。可是,由于間隙的范圍大于或等于180°,所以不能限制由于作用在齒條軸的齒條齒部上的外力導致的齒條軸從其位置上的偏移。相應地,齒條軸朝著間隙彎曲,從其位置上偏移,并且與齒輪殼體進行接觸。
由于專利文獻1公開的技術具有殼體和無端環形彈性部件之間設置有間隙的結構,因此齒輪殼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內徑,并且齒輪殼體的尺寸和重量增加。
做出本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并且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襯套軸承結構,在該襯套軸承結構中,防止齒條軸從其位置朝著齒條齒部形成的方向偏移,并且減小齒輪殼體的尺寸。
根據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襯套軸承的結構,包括:襯套,槽部沿著周向形成在該襯套的外周面中;以及無端環形彈性部件,該無端環形彈性部件安裝在所述襯套的所述槽部中,并且該無端環形彈性部件以齒條軸相對于齒輪殼體可滑動的方式支持所述齒條軸,其中,所述襯套的內周面包括第一內周面和第二內周面,所述第一內周面形成在繞所述襯套的軸心的大于180°的角度范圍上,并且與所述齒條軸的外周面滑動接觸,所述齒條軸的所述外周面與形成在所述齒條軸上的齒條齒部的形成位置相反地定位,所述第二內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內周面的直徑大的直徑,并且在間隙插置在所述齒條軸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內周面之間的情況下,所述第二內周面面向所述齒條軸的所述外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內周面的形成范圍內的所述槽部具有比形成在所述第二內周面的形成范圍內的所述槽部更淺的深度,并且在所述無端環形彈性部件的與所述齒條齒部的所述形成位置相反地定位的那部分具有一徑向變形余量的狀態下,所述無端環形彈性部件與所述齒輪殼體的內周面緊密接觸,所述徑向變形余量比所述無端環形彈性部件的定位于所述齒條齒部的所述形成位置處的那部分的徑向變形余量大。
根據所述襯套軸承的結構,與所述齒條軸的所述外周面緊密接觸的所述第一內周面形成在繞所述襯套的軸心大于180°的角度范圍上,并且因此外力等不能使所述齒條軸從所述齒條軸的位置朝著所述第二內周面偏移,該第二內周面通過間隙與所述齒條軸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昭和,未經株式會社昭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99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