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9613.2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7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樊繼緒 | 申請(專利權)人: | 樊繼緒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5/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寶錁 |
| 地址: | 222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濕寒型 坐骨神經痛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以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背外側為主的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經病多見于中老年男子,以單側較多,起病急驟,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發病前數周,在走路和運動時,下肢有短暫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發展為劇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沿大腿后側,腘窩,小腿外側和足背擴散,在持續性疼痛的基礎上有一陣陣加劇的燒灼樣或者針刺樣疼痛,夜間更嚴重。
由寒濕侵襲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多因久居嚴寒之地,缺乏必要防寒措施,或因沖風冒雨,水中作業,日積月累而致寒濕之邪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寒濕均為陰邪,寒主收引,濕性粘滯,故本病腰腿痙攣疼痛,難以屈伸,多麻木發涼,易反復發作,病情纏綿。
目前臨床上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方法相對保守,一般采用針灸療法、推拿療法、食療法,能夠暫時緩解患者的疼痛,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根治,效果不能令人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針對寒濕侵襲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具有起效快、療效確切、治愈率高、愈后不復發的優點。
所述的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艾葉3-8份、丁香1-3份、肉桂5-10份、吳茱萸1-3份、蒼耳子0.5-2份、厚樸1-3份、茵陳2-4份、蒲公英1-3份、桂枝3-8份、川楝子1-3份、陳皮5-10份、姜黃3-8份、女貞子5-10份、黑芝麻8-12份、墨旱蓮5-10份、牛膝5-9份、桑寄生3-9份、五加皮8-12份、絡石藤1-5份。
所述的治療濕寒型坐骨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艾葉5份、丁香2份、肉桂8份、吳茱萸2份、蒼耳子1份、厚樸2份、茵陳3份、蒲公英2份、桂枝5份、川楝子2份、陳皮8份、姜黃5份、女貞子8份、黑芝麻10份、墨旱蓮8份、牛膝7份、桑寄生6份、五加皮10份、絡石藤3份。
單劑藥量:艾葉3-8g、丁香1-3g、肉桂5-10g、吳茱萸1-3g、蒼耳子0.5-2g、厚樸1-3g、茵陳2-4g、蒲公英1-3g、桂枝3-8g、川楝子1-3g、陳皮5-10g、姜黃3-8g、女貞子5-10g、黑芝麻8-12g、墨旱蓮5-10g、牛膝5-9g、桑寄生3-9g、五加皮8-12g、絡石藤1-5g。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各煎煮一次,飯后服用。
各中藥的作用機理:
艾葉: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功能與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
丁香:辛,溫。歸脾、胃、肺、腎經。功能與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于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功能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用于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
吳茱萸:性味性熱,味辛、苦。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頭痛、疝痛、腳氣、痛經、脘腹脹痛、嘔吐吞酸、口瘡。
蒼耳子: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功能與主治:散風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茵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功能與主治:清濕熱,退黃疸。用于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乳癰、瘰疬、疔瘡腫毒、咽痛、肺癰、腸癰、目赤、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功能與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
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功能與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姜黃:功能主治:行氣破瘀,通經止痛。用于胸脅刺痛、經閉、癥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樊繼緒,未經樊繼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96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