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流控芯片磁珠混沌混合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8536.9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2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榮標;王吉祥;郭建江;孫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8 | 分類號: | B01F1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流控 芯片 混沌 混合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微流控芯片磁珠混沌混合裝置,其特征是:具有一個球形框架,球形框架由6個相同的圓型架沿依次沿球形經度方向兩兩間隔30°搭構成,6個圓型架的圓心是球形框架的球心;球型框架的內部中間放置有微流控芯片(7),微流控芯片(7)具有磁珠溶液入口通道(17)、微流體入口通道(15)以及微混合室腔體(16),微混合室腔體(16)在球心位置,磁珠溶液入口通道(17)和微流體入口通道(15)各連通微混合室腔體(16);
在每個圓型架外部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布置三個徑向的電磁鐵;第一至第三個圓型架上的第一個電磁鐵均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左上前方、第二個電磁鐵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左下前方、第三個電磁鐵均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右后方且位于球形框架的后半球側的最長緯線上;第四至第六個圓型架上的第一個電磁鐵均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右上前方、第二個電磁鐵均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右下前方、第三個電磁鐵均位于微流控芯片(7)的左后方且位于球形框架的后半球側的最長緯線上;每個圓型架上的第一個電磁鐵均接U相交流電、第二個電磁鐵均接V相交流電、第三個電磁鐵均接W相交流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磁珠混沌混合裝置,其特征是:磁珠溶液中的每個磁珠都附有抗體,磁珠根據半徑大小不同分成若干組。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磁珠混沌混合裝置的混沌混合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驟:
步驟1:從微流體入口通道(15)通入微流體溶液,同時從磁珠溶液入口通道(17?)通入磁珠溶液,兩種溶液進入微混合室腔體(16)內形成混合溶液;?
步驟2:對第一個圓型架上的三個電磁鐵通UVW低頻三相交流電,使磁珠在混合溶液里面形成磁珠鏈并隨著磁場方向的改變在溶液里面不停旋轉;
步驟3:增加第一個圓型架上的三個電磁鐵的三相交流電的頻率,使得磁珠鏈斷裂;
步驟4:保持使得磁珠鏈斷裂的三相交流電的頻率不變,分別先后對第二個至六個圓型架上的三個電磁鐵通電,每個圓型架上的三個電磁鐵通電時間持續時間相同;
步驟5:判斷混合是否完全,若否,重復步驟4,直到完全混合,若是,停止對所有電磁鐵通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853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形成生物粘附基質的制劑和試劑盒
- 下一篇:抗體變體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