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有效
申請號: | 201410367514.0 | 申請日: | 2014-07-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2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發明(設計)人: | 呂素琴;隋澤華;隋琪;隋德清;李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茅山人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01N65/48 | 分類號: | A01N65/4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茅***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棗樹 瘋病 天然 殺菌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治病蟲害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棗瘋病是我國棗樹的嚴重病害之一。一旦發病,翌年就很少結果。病樹又叫“公棗樹”,發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對生產威脅極大。棗瘋病主要侵害棗樹和酸棗樹。一般于開花后出現明顯癥狀。
主要表現:
(1)花變成葉,花器退化,花柄延長,萼片、花瓣、雄蕊均變成小葉,雌蕊轉化為小枝。
(2)芽不正常萌發,病株1年生發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發育枝上的隱芽,均萌發成發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發成小枝,如此逐級生枝,病枝纖細,節間縮短,呈從狀,葉片小而萎黃。
(3)葉片病變,先是葉肉變黃,葉脈仍綠,以后整個葉片黃化,葉的邊緣向上反卷,暗淡無光,葉片變硬變脆,有的葉尖邊緣焦枯,嚴重時病葉脫落。花后長出的葉片比較狹小,具明脈,翠綠色,易焦枯。有時在葉背面主脈上再長出一小的明脈葉片,呈鼠耳狀。
(4)果實病變,病花一般不能結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結果,果實大小不一,果面著色不勻,凸凹不平,凸起處呈紅色,凹處是綠色,果肉組織松軟,不堪食用。
(5)根部病變,瘋樹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發,往往長出一叢叢的短瘋根,同一條根上可出現多叢瘋根。后期病根皮層腐爛,嚴重者全株死亡。
棗瘋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其一,農業防治,包括:(1)清除瘋枝,鏟除無經濟價值的病株。(2)選用抗病的酸棗品種作砧木。(3)培育無病苗木。即在無棗瘋病的棗園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進行繁殖,以培育無病苗木。(4)加強果園管理,增施堿性肥和農家肥。其二,包括,化學防治:(1)在發病初期,用手搖鉆在病樹根莖部鉆孔,于春季棗樹萌芽期或10月間,每株病樹滴注濃度0.1%的四環素藥液500毫升。(2)在樹干基部或中下部無疤節處兩側各鉆1個孔,深達髓心,兩孔垂直距離10~20厘米,用高壓注射器注入含1萬單位的土霉素藥液。樹干圓周徑30厘米以上者,用藥液300~400毫升;40厘米以上,用500~700毫升;50厘米以上,用800~1000毫升;60厘米以上用1200~1500毫升。(3)發病初期,按每667平方米棗園噴施0.2%的氯化鐵溶液2~3次,隔5~7天噴1次。每次用藥液75公斤~100公斤,對于預防棗瘋病具有良好效果。然而,農業防治效果不佳;化學防治通常使用的是化學農藥殺菌劑,由于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同時,采用化學農藥殺菌劑,時各種植物病原菌菌種產生耐藥性、抗藥性,增加了防治的難度,甚至造成防治失敗。此外,化學農藥因其不具有選擇性,對有益的生物也會造成威脅。而且,很多化學農藥是不可降解或難于降解的,容易在動植物體內積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隨著公眾對“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對無污染、可自然降解的生態農藥需求量也逐漸增多。從農藥科學的發展來看,在農藥研制使用上“回歸自然”及農藥的“無公害化”,是社會和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新型生物廣譜殺菌劑有著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綠色環保、殺菌效果好的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由以下組份制成:薄荷、車前草、大蒜、洋蔥、生姜、野菊花、魚腥草、蒲公英、香樟根、川烏。
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制成:大蒜4-6份、洋蔥4-6份、生姜4-6份、薄荷1-3份、車前草1-3份、野菊花1-3份、魚腥草1-3份、蒲公英1-3份、香樟根0.5-1.5份、川烏0.5-1.5份。
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制成:大蒜5份、洋蔥5份、生姜5份、薄荷2份、車前草2份、野菊花2份、魚腥草2份、蒲公英2份、香樟根1份、川烏1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料分別經粉碎、過篩后混勻,得混合料;所述原料為薄荷、車前草、大蒜、洋蔥、生姜、野菊花、魚腥草、蒲公英、香樟根和川烏;
(2)將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熱至50-70℃煎煮2-4h;
(3)過濾,濾液收集,濾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熱至50-70℃煎煮2-4h;
(4)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乙醇加入總量的1/20-1/10,加入1-3倍體積水,靜置24-48h;
(5)過濾,濾液濃縮至無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棗樹棗瘋病的天然殺菌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茅山人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茅山人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7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面包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中藥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