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干旱區重鹽漬原土綠化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410367058.X | 申請日: | 2014-07-30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20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發明(設計)人: | 張科;涂錦娜;李艷紅;趙振勇;田長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中科新興專利事務所 65106 | 代理人: | 張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維吾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旱區 鹽漬 綠化 方法 | ||
1.一種干旱區重鹽漬原土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
摻沙改善土壤結構:
a、選重鹽漬土,采取摻沙改良的方式改善土壤透水性,對綠化區40cm表土層按體積比20%進行摻沙處理,犁深0.4m;
第一年綠化:
b、播種:按間距0.6-0.8m平行布設滴灌帶,將鹽地堿蓬種子撒播在滴灌帶兩側,形成0.3-0.4?m的播種帶;
c、灌溉:播種后隨即灌水,出苗期每隔2天灌水1次,灌水以濕潤峰剛剛到達兩相鄰滴灌帶中線為度,苗期后以土壤濕度為15%時進行補水,每次灌水量控制在120m3/hm2-150m3/hm2;
d、收割: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將鹽地堿蓬的地上部分收割后帶出;
第二年綠化:
e、開溝起壟:沿綠化帶方向開平行溝,間距3.0m,溝寬1.0-1.5m,深度0.4m,將溝內起出的土方平鋪于相鄰溝間區域,形成壟;
f、綠化種植:在壟上種植3行灌木為紫穗槐和檉柳,在灌木行間撒播草木樨,沿灌木行向鋪設滴灌帶,在壟底溝內撒播鹽地堿蓬,采用微噴或布設兩行滴灌帶方式進行灌溉,每次灌水量以土壤垂向濕潤峰達到0.2-0.3m為度;
g、收割: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將鹽地堿蓬的地上部分收割后帶出,壟上草木樨旋耕還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選重鹽漬土為粘重板結的重鹽堿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壟上種植3行灌木為第一行種植檉柳,第二行種植紫穗槐,第三行種植檉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705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食用菌凈化接種正壓節能系統
- 下一篇:一種蘇木硬枝扦插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