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SIM卡的移動終端加鎖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6849.0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40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1 | 分類號: | G06F21/31;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協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sim 移動 終端 加鎖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SIM卡的移動終端加鎖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該方法包括:根據預設的第一SIM卡信息鎖定所述移動終端;當檢測到第二SIM卡插入所述移動終端時,判斷所述第二SIM卡信息與所述第一SIM卡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成功,則解鎖所述移動終端。實施本發明,避免了加密信息的泄露,具備更高的安全性的同時,操作步驟較為簡單;另一方面,本發明根據前后兩SIM卡信息匹配結果確定相應的解鎖方式,進而對相應的系統組件接口進行解鎖操作,因此,相較于現有的加鎖解鎖方式,本發明適用于實際的應用場景時,加鎖、解鎖方式更為靈活,適用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用戶體驗較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加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SIM卡的移動終端加鎖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應用于移動終端領域的加密方式僅限于字符密碼加密(數字、字母密碼加密等等)、生物特征密碼加密(例如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等),通常而言,采用上述兩種加密方式時,由于需要用戶事先錄入或者設置相應的加密信息,操作步驟較為繁瑣,同時,錄入或者設置的加密信息容易遭到竊取或復制,因此安全性較差。
另一方面,采用現有的上述兩種加密方式,通常只能對整個移動終端的界面做加密處理,并不能對移動終端的系統組件做加密處理,因此,用戶一旦錄入或者設置相應的加密信息不正確,則會導致用戶完全無法使用該移動終端的后果,并不能根據加密信息的匹配程度,按一定的優先級解鎖相應的系統組件接口,提供相應的系統組件的功能訪問權限。因此,現有的上述兩種加密方式適用于實際的應用場景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實用性較差,用戶體驗不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SIM卡的移動終端加鎖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的移動終端加密方式適用于實際的應用場景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步驟較為繁瑣,安全性與實用性較差,用戶體驗不佳的缺陷。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出了一種基于SIM卡的移動終端加鎖方法,該方法包括:
根據預設的第一SIM卡信息鎖定移動終端;
當檢測到第二SIM卡插入移動終端時,判斷第二SIM卡信息與第一SIM卡信息是否匹配;
若匹配成功,則解鎖移動終端。
優選的,在根據預設的第一SIM卡信息鎖定移動終端之前還包括:
獲取移動終端的硬件信息以及第一SIM卡信息,其中,硬件信息包括:硬件型號信息、硬件序列號信息、系統版本號信息以及系統簽名信息。
優選的,根據預設的第一SIM卡信息鎖定移動終端具體包括:
獲取移動終端的系統組件接口,其中,系統組件接口包括:啟動項接口、文件系統接口、基礎硬件接口以及輔助硬件接口;
根據移動終端的硬件信息以及第一SIM卡信息,并按預設的安全優先級鎖定系統組件接口。
優選的,判斷第二SIM卡信息與第一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具體包括:
當檢測到第二SIM卡插入移動終端時,判斷硬件信息相較于鎖定時是否有更新,若有更新:
根據第一SIM卡信息以及更新后的硬件信息生成第一特征碼;
根據第二SIM卡信息以及更新后的硬件信息生成第二特征碼;
按預設的匹配規則,判斷第二特征碼與第一特征碼是否一致;
若相同,則匹配成功;
若不相同,則匹配失敗;
若無更新,則判斷第二SIM卡信息與第一SIM卡信息是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8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