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排對稱自由活塞永磁直線發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6841.4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17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牛留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超微電動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71/04 | 分類號: | F02B7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排 對稱 自由 活塞 永磁 直線 發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發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驅動汽車動力源的并排對稱自由活塞永磁直線發電機。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近年來全世界都在開發研究,中國也不例外。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不能得到廣泛推廣,其主要瓶頸就是動力源蓄電池未能得到解決。使用混合動力,但節能也只能在25%左右,而且造價高,推廣難。
目前,在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輔助動力單元當中,由自由活塞式發電機與直線發電機的組合代替了普通的發動機與旋轉式發電機,省略了曲柄連桿機構,使得系統質量減輕、結構緊湊,而且能量損失少,穩定性提高,提高了系統的效率。現有自由活塞式內燃直線發電機組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由左、右兩端氣缸及活塞、進氣道、排氣閥、排氣口等組成的內燃機,負責將燃燒的能量轉換為往復運動的動能;二是由永磁體、線圈和鐵心等組成的永磁直線發電機。左、右氣缸輪流點火從而推動動子往復運動,由于動子上有永磁體,永磁體在繞著線圈的鐵心中來運動,產生電能以供電動機運行。
由于現有自由活塞式內燃直線發電機組的兩個氣缸分設于永磁直線發電機的兩端,受空間限制,動子的行程不夠長,因而不能極大地提高系統的效率。另外,現有自由活塞式內燃直線發電機組還不能廣泛使用多種燃料,包括氫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一種電驅動汽車動力源的發電機。全稱為“并排對稱自由活塞永磁直線發電機”。能極大地提高系統的效率和使用多種燃料,包括氫氣。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并排對稱自由活塞永磁直線發電機,包括含有動子、定子的永磁直線發電機,含有氣缸、活塞、點火及噴油系、進排氣門的內燃機,動子與活塞通過活塞推桿連接器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直線發電機是成對設置的,且成對的兩個相鄰永磁直線發電機并排對稱設置;所述成對設置的永磁直線發電機的一端分別設有內燃機,端口均設有上定位導板;所述成對設置的永磁直線發電機的另一端設有彈跳杠桿,該彈跳杠桿包括直桿、直桿中端設置的支座、直桿兩端設置的推桿,支座固定在發電機固定底板,兩端的推桿分別與兩個動子相配合,動子與推桿相鄰的端部設有推桿隔磁棒。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永磁直線發電機是成1對設置的。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永磁直線發電機是成2對設置的。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動子的主軸灌注有耐高溫防震橡膠。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氣缸內置有增壓器,利用增壓器和缸內的壓力差被動進氣;所述的活塞上布置有進氣門,可以減小活塞行程長度。
本發明由于采用成對的單缸自由活塞內燃機和成對的直線永磁發電機各自并排進行對接,通過底部自由彈跳杠桿傳動組成一個整體發電機,因而該成對的兩個單缸燃燒氣體交替爆發,使兩個活塞在彈跳杠桿的配合下作上下運動,從而實現直線發電機的磁力線切割,產生電能,并由直線電機系統輸出。本發明由于成對采用直線永磁發電機,因而較現有單直線永磁發電機行程大大加長,能極大地提高系統的效率。本發明由于去掉了氣缸上的進、排氣口,減小了活塞環和缸套間的摩擦,在氣缸內置有增壓器,利用增壓器和缸內的壓力差被動進氣,在活塞上布置有進氣門,可以減小活塞行程長度,采用電控氣閥控制排氣門的開閉,可以燃燒多種燃料,如柴油、酒精和氫氣。本發明熱效率比傳統內燃機提高20%,發電機效率大于97%。
本發明具有能極大地提高系統的效率和使用多種燃料的特點。本發明主要用于電驅動汽車動力源的自由活塞式內燃直線發電機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點火及噴油系1、進、排氣門2、缸體3、活塞4、活塞推桿連接器5、動子6、定子7、發動機推桿定位板8、上定位導板9、推桿隔磁棒10、下定位導板11、彈跳杠桿12、發電機固定底板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超微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河南超微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8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縮空氣儲能發電方法
- 下一篇:渦輪增壓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