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木瓜速溶顆粒無效
申請號: | 201410366654.6 | 申請日: | 2014-07-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1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發明(設計)人: | 陳家勝;曹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國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地址: | 2423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木瓜 速溶 顆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木瓜速溶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時。制茶技藝古已有之,不足為奇,現代多有調配,亦不足奇。奇在不施加化學影響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改善色澤口感,強化醇和風味,提升保健效果。我國重要制茶理念就是保持本色,在選材上,選正品精品,采摘適時,保藏合度,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
木瓜是木瓜樹結出的果實,可食用,也可藥用,用途廣泛。木瓜有兩大類,光皮木瓜與熱帶水果番木瓜,番木瓜是食用的,光皮木瓜是藥用,番木瓜主要產于云南、廣西,光皮藥用木瓜產于安徽、山東、河南等地。性味:味酸,性溫,無毒。本草綱目記載:木瓜可種可接,可以枝壓。其葉光而厚,其實如小瓜而有鼻。津潤味不木者為木瓜。圓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澀者為木桃。木瓜深受女孩的喜愛,對減肥很有幫助,營養豐富,其內含有木瓜酶促進乳腺激素分泌,但不等于可以豐胸。木瓜色香味俱佳,有“嶺南果王”之稱,無論作水果之用還是煲湯,都是清心潤肺佳品。木瓜性平味甘,清心潤肺、健胃益脾,用做婦女催乳的湯品時采用未成熟的木瓜,用做潤肺健胃的湯品則采用成熟的木瓜。
因此,以木瓜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復合茶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獨特營養成分的木瓜速溶顆粒。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6-18份、灸甘草?8-10份、蘆薈?5-10份、南瓜5-10份,其余為綠茶。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綠茶,經凈選、烘干,備用。
(2)選用木瓜、灸甘草、蘆薈和南瓜,用清水清洗,過濾,再加清水浸泡2-3小時,取出晾曬,備用。
(3)把上述得到的木瓜、灸甘草、蘆薈、南瓜和綠茶混合,粉碎,過50-60目篩網,取中間部分,采用干熱殺菌法滅菌,放入烘干機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20-140℃,持續烘干30-50分鐘,直至含水量小于8%時停止,真空裝袋,即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以木瓜、灸甘草、蘆薈、南瓜和綠茶作為原料,研制生產出具有消食、清熱、祛風、健脾胃、去痰、順氣、止痢等功效的速溶顆粒。
(2)制備工藝簡單,飲用方便,成本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6份,灸甘草8份,蘆薈5份,南瓜5份,綠茶70份。
實施例2?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6份,灸甘草8份,蘆薈6份,南瓜6份,綠茶66份。
實施例3?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7份,灸甘草9份,蘆薈7份,南瓜7份,綠茶62份。
?實施例4?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7份,灸甘草10份,蘆薈8份,南瓜8份,綠茶57份。
實施例5?
????一種木瓜速溶顆粒,該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勻而成的袋泡茶:木瓜18份,灸甘草10份,蘆薈10份,南瓜10份,綠茶50份。
上述實施例1-5所述的一種木瓜速溶顆粒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綠茶,經凈選、烘干,備用。
(2)選用木瓜、灸甘草、蘆薈和南瓜,用清水清洗,過濾,再加清水浸泡2-3小時,取出晾曬,備用。
(3)把上述得到的木瓜、灸甘草、蘆薈、南瓜和綠茶混合,粉碎,過50-60目篩網,取中間部分,采用干熱殺菌法滅菌,放入烘干機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120-140℃,持續烘干30-50分鐘,直至含水量小于8%時停止,真空裝袋,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國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國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6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桑芽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橄欖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