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身份的可聚合簽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6417.X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3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韓益亮;桂小林;盧萬誼;楊曉元;張敏情;李發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86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身份 聚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網絡中數據保密和認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身份的可聚合簽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多個用戶間的安全通信成為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特別是在無線網絡通信中,多用戶通信安全通信更是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廣泛應用在車載網絡通信、無線局域網通信、傳感器網絡等場合。在這些網絡的上行通信中,多個發送方向同一個接收方分別發送不同的數據,接收方依次接收處理。這要占用大量的帶寬,特別是接收方要占有用大量通信資源來接收每個發送方的數據。可以將多個發送方的數據進行聚合,然后一次性發送給接收方。接收方一次性接收到這些數據,再分別進行處理,就能有效提高效率。
在安全性方面,安全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證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認證性。通常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證機密性,使用散列函數或消息認證碼技術來保證完整性,使用數字簽名技術來保證認證性。要同時滿足這些安全性要求時,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加密與認證碼相結合,或者加密和簽名相結合。組合的方式需要分別進行兩個操作,效率不高。同時,如果隨意將兩個方案組合在一起時無法保證安全性。簽密是一種能在一個方案中同時實現加密和數字簽名功能的新技術。最初的簽密方案主要用于點對點通信。針對上述的多個發送方向一個接收方發送數據的場合,普通的簽密算法無法直接實現數據的聚合。近幾年來,設計出了幾個具有簽密文聚合功能的簽密方案。但是,目前已有的簽密文可聚合簽密方案,只能聚合簽密文的三個參數中的一個,即主要聚合了與簽名相關的數據,而無法聚合與密文相關的數據,所以聚合后的總體簽密文數據量雖然得到了降低,但仍然會隨發送方數量增加而快速增長,可擴展性比較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身份的可聚合簽密方法,該方法具有較高傳輸效率和驗證計算效率。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密鑰生成中心設定系統公共參數,并為各個用戶生成密鑰后進行廣播;
步驟二:每個發送方根據系統公共參數分別計算各自數據的簽密文,并將數據的簽密文發送給將簽密文進行聚合的聚合方,所述聚合方為任意一個發送方或所有發送方直接聯通的網關節點;
步驟三:聚合方將各個發送方的簽密文進行聚合,得到聚合簽密文,并將聚合簽密文發送給接收方;
步驟四:接收方用其私鑰和所有發送方的公鑰,對聚合簽密文進行解簽密操作,恢復出所有的數據。
(1)密鑰生成中心設定系統公共參數,并向所有用戶廣播。所設定的系統參數包括:安全參數λ為整數;生成元為P的加法循環群G1和一個乘法循環群G2,它們的階都為素數q;三個散列函數H1:{0,1}*×G1→G1、H2:G2→{0,1}l和其中消息長度l為整數,Zq*是由所有大于等于1且小于q-1的整數組成的加法群;對參數選擇的規格要求為:消息長度l與對加密算法的密文長度相同;群G1中的元素規格|G1|為安全參數λ;
(2)密鑰生成中心選擇兩個隨機整數s1和s2作為主密鑰,計算PPub1=s1P,PPub2=s2P,將PPub1和PPub2向所有用戶公開,其中,PPub1為系統的第一主公鑰,PPub2為系統的第二主公鑰,將系統主密鑰s1和s2保密;
(3)密鑰生成中心為第i個發送方Ui,i∈[1,…,n],計算公鑰Qi=H1(Ui),私鑰di=s1Qi;為接收者B,計算公鑰QB=H1(B),私鑰dB=s1QB,將所生成的密鑰通過安全信道分別發送給各個用戶。
所述步驟二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4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