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維茶葉搖青機無效
申請號: | 201410366375.X | 申請日: | 2014-07-30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1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發明(設計)人: | 蔡森源;郭栓喜;何素萍;劉華峰;謝基雄;吳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溪華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地址: | 3624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二維 茶葉 搖青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制備加工領域,是一種二維茶葉搖青機。
背景技術
搖青是茶葉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搖青工序。機械運動力增強葉梢組織的輸導機能,協調茶湯呈味物質,具有內在效應;機械摩擦力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香氣,具有外在效應;運動力與摩擦力二者應協調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質。現有的搖青機為一維的轉動搖青,工作不穩定且工作效率較低,搖青過程中容易出現茶葉搖青程度不均一甚至死青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可二維運動搖青,工作平穩、搖青效率高的二維茶葉搖青機。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二維茶葉搖青機,包括可擺動的上機架、下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機架上設置有若干組成對的驅動輪和支撐輪,所述驅動輪和支撐輪上橫置有搖籠,所述驅動輪和支撐輪下方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與減速機A相連接,所述驅動輪軸與減速機A輸出軸帶傳動,所述上機架兩側通過支撐轉軸安裝在下機架上,所述下機架上設置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與電動機旁側的減速機B的輸入軸鏈傳動,所述減速機B的輸出軸與設置在減速機B旁側的擺線針輪減速機鏈傳動,所述擺線針輪減速機與上機架通過曲柄搖桿機構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曲柄搖桿機構包括連接在上機架上的搖臂、連接在擺線針輪減速機輸出軸上的曲柄和兩端分別與搖臂、曲柄相鉸接的連桿。
進一步的,所述上機架在搖籠中部兩側設置有擋輪。
進一步的,所述搖籠為竹篾編織,所述搖籠兩端設置有茶葉進出料口,所述搖籠內壁設置有若干道凸起的橫條,所述搖籠內壁設置有若干道凸起的縱條。
進一步的,所述上機架相對下機架垂線的左右兩側的最大擺動幅度為4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該二維茶葉搖青機內部設置有減速機,工作平穩,能夠實現二維搖青,搖籠內的茶青隨搖籠轉動、翻轉同時,又隨搖籠的上下擺動而發生左右來回的摻混運動,在這兩個運動的共同作用下,茶青與滾筒壁、茶青與茶青之間,相互碰撞摩擦,在短時間內得到充分的搖勻,避免出現部分茶葉搖青程度不均一,甚至出現死青現象,提高茶葉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專利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搖籠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示意圖一;
圖5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示意圖二;
圖中:
????1-搖籠;2-進出料口;3-皮帶;4-減速機A;5-驅動電機;6-搖臂;7-連桿;8-曲柄;9-擺線針輪減速機;10-減速機B;11-電動機;12-驅動輪;13-支撐輪;14-上機架;15-下機架;16-擋輪;17-橫條;18-縱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二維茶葉搖青機,包括可擺動的上機架14、下機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機架14上設置有若干組成對的驅動輪12和支撐輪13,所述驅動輪12和支撐輪13上橫置有搖籠1,所述驅動輪12和支撐輪13下方設置有驅動電機5,所述驅動電機5輸出軸與減速機A4相連接,所述驅動輪12軸與減速機A4輸出軸帶傳動,所述上機架14兩側通過支撐轉軸安裝在下機架15上,所述下機架15上設置有電動機11,所述電動機11輸出軸與電動機11旁側的減速機B10的輸入軸鏈傳動,所述減速機B10的輸出軸與設置在減速機B旁側的擺線針輪減速機9鏈傳動,所述擺線針輪減速機9與上機架14通過曲柄搖桿機構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曲柄搖桿機構包括連接在上機架14上的搖臂6、連接在擺線針輪減速機9輸出軸上的曲柄8和兩端分別與搖臂6、曲柄8相鉸接的連桿7。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機架14在搖籠1中部兩側設置有擋輪16,以防止搖籠1轉動時脫離上機架1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搖籠1為竹篾編織,所述搖籠1兩端設置有茶葉進出料口2,為了使茶青與滾筒壁、茶青與茶青之間,更容易相互碰撞摩擦,引起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香氣,所述搖籠1內壁設置有若干道凸起的橫條17,所述搖籠1內壁設置有若干道凸起的縱條18。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機架14相對下機架15垂線的左右兩側的最大擺動幅度為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溪華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未經安溪華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37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綠茶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金銀花白毫烏龍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