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門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6310.5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0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敏;楊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1/00 | 分類號: | E05B1/00;E06B3/7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1321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把手的門體。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螺釘從門體內側固定把手組件,螺釘需要從PVC甚至鋁合金的邊框內部穿過內部的加強鐵、邊框、外側玻璃,然后再固定把手組件,前提是PVC和鋁合金需預加工,且尺寸要求高,不然與玻璃孔的位置不能保證同心。而且為了門體的美觀和安裝方便,螺釘從后側PVC的門封槽內穿入,所以把手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無法左右移動的。而且此結構在換裝把收時較繁瑣,需要拆掉門封條,從門體內側拆螺釘。
公開號為CN201050919Y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門把手的安裝結構,所述的把手座為管狀,封閉的內端面設置螺釘孔,把手座外端一段外徑較細呈臺階狀,把手座外徑較細的側壁上對稱設置兩固定銷孔;所述的門把手為直管狀,所述的門把手內側面兩端各設置一把手座插孔,把手座插孔孔徑與把手座外端外徑一致;所述的門體前面的門殼上安裝把手座的部位開有螺釘孔,螺釘穿入把手座的螺釘孔、門殼上的螺釘孔及門殼內側面上設置的加強鐵片上的螺紋孔,將把手座固定,把手座外端插入門把手內側對應的把手座插孔;從門把手兩端開口各推入一固定銷穿入把手座側壁上固定銷孔,門把手兩端開口插裝一把手塞。上述方案中,螺釘由外向內穿過玻璃,鋁合金邊框,再與內部加強鐵固定,此結構可規避掉把手不可左右移動的問題,孔的位置可以根據工業設計進行調節。但是無法徹底的解決把手孔同心的問題(內部加強鐵需在門體組框時預先固定,玻璃組件為最后總裝時安裝,因累積誤差或者玻璃的加工精度)在安裝螺釘柱的時候,加強鐵和玻璃的不同心,可能導致螺釘柱無法安裝,或者安裝時也不同心,從而會與玻璃的打孔有干涉,甚至會有玻璃爆邊或者破碎的風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門體,解決門把手孔不同心無法安裝的問題,把手位置可調節,拆換方便。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把手固定結構,包括把手組件和門體框架,門體框架包括外側玻璃和鋁合金邊框,門體框架在安裝把手位置埋設有內部加強鐵,所述門體框架上設有兩個異形通孔,該異形通孔貫通外側玻璃、鋁合金邊框和內部加強鐵上的相對應位置,該異形通孔包括一大孔徑端和一小孔徑端;所述把手組件通過兩個連接柱與門體框架上的兩個異形通孔連接,連接柱插入異形通孔的一端具有環形凹槽,連接柱在環形凹槽部分的外徑與異形通孔在小孔徑端的外徑相匹配,連接柱在環形凹槽兩側部分的外徑大于異形通孔在小孔徑端的外徑并且小于異形通孔在大孔徑端的外徑,從而連接柱能夠從異形通孔的大孔徑端插入并在小孔徑端內限制其軸向移動,連接柱插入把手組件的另一端通過徑向螺釘與把手組件固定連接;其中,門體框架上的兩個異形通孔呈鏡像對稱設置,兩個大孔徑端的中心間距大于兩個小孔徑端的中心間距,兩個小孔徑端的中心間距與把手組件上兩個連接柱的安裝間距相適應。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玻璃、鋁合金及內部加強鐵都加工出異形通孔,這樣連接柱穿過這幾個部件后不需要與內部加強鐵固定,有調節的間隙,不存在不同心的問題,把手安裝是,固定把手安裝螺釘后,把手連接柱由內往外拉緊。此結構徹底解決了把手孔不同心無法安裝的問題,也同時可以解決第一個方案的把手位置不可調節,拆換不易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異形通孔的設置示意圖;
圖3是連接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3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