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66146.8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3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曾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皋波 |
| 主分類號: | E02B7/18 | 分類號: | E02B7/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于志光 |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控制 水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控制水位涵堰。
背景技術
城市內的景觀河道或者內河在枯水期需要關閉堰閘以對河流進行節流蓄水,蓄水后的河流能起到美化環境、調節城市濕度等作用;而在豐水期或汛期時則需要開閘放水,以防止內澇。目前,一般通過安排工作人員上壩來進行開閘或關閘工作,不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對于經常在堰壩上工作的人員而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實現自動控制水位堰閘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自動控制水位堰閘存在以下缺陷:(1)堰閘及其控制裝置在自動運轉的過程中依賴電力等外部資源,并且經常需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保養維修,成本較高;(2)當河流水位暴漲時,不能實現自動溢洪,依然需要人工開閘放水;(3)現有水利工程設計中,溢洪道和放水口一般都是分開設計,可以說相當于兩個工程項目,工程和維修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自動控制水位堰閘不能實現自動溢洪,且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控制水位涵堰,該自動控制水位涵堰包括兩相對設置的、且分別設于河道兩側的側墻,以及連接于兩側墻之間、且上下層疊設置的涵頂板和涵底壩;所述涵頂板與涵底壩之間具有間隔,且形成供水流通過的虹吸通道;在所述虹吸通道的兩端分別形成上游河道和下游河道,所述虹吸通道具有朝向上游河道的入水口和朝向下游河道的出水口;所述虹吸通道具有一頂端,所述頂端高于虹吸通道任意位置,且所述頂端高于所述入水口,并低于河道的溢水位。
優選地,所述涵頂板上設有至少一氣孔和用于控制所述氣孔開啟或關閉的開關閥。
優選地,所述虹吸通道的頂端至入水口處設為上游通道,所述氣孔設于所述涵頂板的用于形成所述上游通道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氣孔至少為兩個時,至少兩所述氣孔相對于水平面的高度不相同。
優選地,所述氣孔與外圍抽氣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虹吸通道沿水流方向的截面呈倒置的U形或半圓形設置。
優選地,所述虹吸通道的頂端至入水口處設為上游通道,所述虹吸通道的頂端至出水口處設為下游通道,所述上游通道沿水流方向的截面弧度大于所述下游通道沿水流方向的截面弧度。
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控制水位涵堰包括兩側墻以及連接于兩側墻之間的涵頂板和涵底壩,涵頂板與涵底壩之間形成供水流通過的虹吸通道,在虹吸通道的兩端分別形成上游河道和下游河道,虹吸通道具有朝向上游河道的入水口和朝向下游河道的出水口,虹吸通道具有一頂端,頂端高于虹吸通道任意位置,且頂端高于入水口,并低于河道的溢水位。當上游河道水位高于頂端時,則開始發生虹吸作用,上游河道內的水通過虹吸通道逐漸排出,直至水位降低至入水口處,虹吸作用消失,從而實現自動溢洪,且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工參與,而且不需要借助外部的電力等資源,因此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此外,上述自動控制水位涵堰既能起到溢洪道的作用,也可起到放水的作用,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同時設置溢洪道和放水口的設計,進一步降低了工程和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一實施例中水位的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一實施例中水位的另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一實施例中水位的又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三實施例中水位的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三實施例中水位的另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自動控制水位涵堰第三實施例中水位的又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皋波,未經曾皋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1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波堤及波浪發電裝置
- 下一篇:城市道路自動清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