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5825.3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03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杏櫻;唐大慶;盧添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趙蓉民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電 激發 光抗擾觸控 面板 | ||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包括保護單元、多個觸控感測單元、至少一個第一抗擾斑塊、基板、電極層、有機堆疊以及納米金屬電極層。觸控感測單元共平面地設置于保護單元上,相鄰的這些觸控感測單元之間形成第一間隙區。第一抗擾斑塊設置于該第一間隙區內?;迮c保護單元對應連結。電極層設置于基板上,有機堆疊設置于電極層上,納米金屬電極層設置于有機堆疊上。電極層、有機堆疊及納米金屬電極層位于保護單元與基板連結的空間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面板,特別涉及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
背景技術
近年來,觸控技術已經逐漸廣泛應用于一般的消費性電子商品上,例如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上。觸控技術可以多種形式應用于顯示面板上,例如是外加觸控面板于顯示面板上,此即為外掛式,或是直接在顯示面板上制作觸控感測單元,此即為內嵌式,這又分為on-cell與in-cell兩種。然而,現有的觸控感測結構因疊層結構的工藝復雜而遇到良率下降的問題。
以一種習知的觸控感測結構來說,其包含一個基板及多個觸控感測元件,觸控感測元件設置于基板上用以感測使用者的觸控而產生電信號,電信號經過處理后即可得到使用者的觸控坐標。然而,由于觸控感測元件之間僅隔10μm~30μm之間的間隙,因此當工藝中有粒子掉落、刮傷產生或是彎折觸控感測元件時,左右或上下相鄰的觸控感測元件很容易形成短路,而造成觸控功能失效以及良率下降,并無法滿足可撓式與穿戴式電子產品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觸控面板,能夠解決上述短路的問題,進而提升觸控效能、產品良率及彎折性,實為當前重要課題之一,以滿足可撓式與穿戴式電子產品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能夠解決工藝中造成短路的問題,進而提升觸控效能、彎折性及產品良率。再者,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其具有納米導電粒子添加在納米金屬線的復合材料可共享于納米金屬電極層、第一抗擾斑塊和/或觸控感測單元,以節省材料成本與降低工藝設備復雜度,進而提升產能與降低生產成本。此外,添加納米導電粒子也有助于光學耦合效率提升并增加光學散射度,使得面板顯示視角擴大,顯示效率提升。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包括保護單元、多個觸控感測單元、至少一個第一抗擾斑塊、基板、電極層、有機堆疊以及納米金屬電極層。觸控感測單元共平面地設置于保護單元上,相鄰的這些觸控感測單元之間形成第一間隙區。第一抗擾斑塊設置于該第一間隙區內。基板與保護單元對應連結。電極層設置于基板上,有機堆疊設置于電極層上,納米金屬電極層設置于有機堆疊上。電極層、有機堆疊及納米金屬電極層位于保護單元與基板連結的空間內。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包括保護單元、基板、電極層、有機堆疊、納米金屬電極層、多個觸控感測單元以及至少一個第一抗擾斑塊?;寰哂邢鄬υO置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基板的第一表面與保護單元對應連結。電極層設置于第一表面上。有機堆疊設置于電極層上。納米金屬電極層設置于有機堆疊上,電極層、有機堆疊及納米金屬電極層位于保護單元與基板連結的空間內。觸控感測單元共平面地設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相鄰的這些觸控感測單元之間形成第一間隙區。第一抗擾斑塊設置于第一間隙區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抗擾斑塊呈彎折樣式。
在一個實施例中,有機電激發光抗擾觸控面板進一步包括接地單元以及至少一個第二抗擾斑塊。接地單元與所述多個觸控感測單元共平面,且與相鄰的觸控感測單元之間形成第二間隙區。第二抗擾斑塊設置于第二間隙區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第一抗擾斑塊設置于相鄰觸控感測單元所形成的第一間隙區之間,使相鄰觸控感測單元的間距加大、不會受到后續工藝的粒子污染而形成短路,從而提供電性抗擾的效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后續工藝至少包括機械薄化工藝、化學薄化工藝、機械化學薄化工藝、黃光工藝、薄膜沉積工藝和/或薄膜蝕刻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58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