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申請號: | 201410364573.2 | 申請日: | 2014-07-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3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園;周然;賈波;王永輝;柴智;王悅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胃炎 藥物 組合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胃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最為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隱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復發作而難愈。現有研究已證實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普通人群中的HP感染率在50%-80%之間,屬高感染國家,H.pylori非常頑固,可經口傳播,一旦受到感染,非正規方案治療將終身受累,其自愈率接近零。近年研究發現,隨著H.pylori感染率連年攀高,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亦明顯呈現出隨人們生活節奏的漸次加快及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而愈演愈烈之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發病率高、癥狀易反復,對患者生活質量、身心健康、工作學習都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正是因為該病如此之高的發病比率,及其對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嚴重危害,使得國內外醫學專家紛紛把目光投到該病的防治領域上來。據統計,世界各國每年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病人的診治耗費了巨額的費用,所以研究一種安全、有效、簡便、低價位的藥物成為醫患二者共同的期盼。
在西醫方面,慢性胃炎多用質子泵抑制劑(PPI)、H2受體拮抗劑(H2RA)、抗生素、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而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的“胃三聯”被推薦為首選的治療方案。雖然在治療一周后達到清除標準,但容易復發,而且H.pylori的西藥治療方案除了副作用大、費用高等缺陷外,長期地、廣泛地運用抗生素可導致腸道菌群紊亂、耐藥性等,往往使患者失去治療信心。這也是西醫抗HP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由于西藥治療H.pylori后的復發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這為中醫藥抗H.pylori治療提供了機遇。現代研究表明諸多中藥可直接或間接殺滅和抑制幽門螺桿菌,近年來,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有效方藥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由于其副作用少,可以較長時間的服用,并且價格低廉能夠應用于廣大低收入人群,因而前景廣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組成簡單,配方新穎的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具有成本低、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受性、服用及攜帶方便、普遍適用于慢性胃炎的患者等特點。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可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組成:黃芪10~80份,桂枝10~80份,芍藥8~60份,蒲公英8~60份,蔥白8~60份,黃芩5~50份,青皮5~50份,黃連5~50份,干姜3~40份,黨參3~40份,藿香3~40份,佩蘭3~40份。
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黃芪20~70份,桂枝20~70份,芍藥15~50份,蒲公英15~50份,蔥白15~50份,黃芩10~40份,青皮10~40份,黃連10~40份,干姜5~30份,黨參5~30份,藿香5~30份,佩蘭5~30份。
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黃芪30~50份,桂枝30~50份,芍藥20~40份,蒲公英20~40份,蔥白20~40份,黃芩15~30份,青皮15~30份,黃連15~30份,干姜10~20份,黨參10~20份,藿香10~20份,佩蘭10~20份。
優選地,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比為:黃芪20份,桂枝20份,芍藥12份,蒲公英12份,蔥白12份,黃芩8份,青皮8份,黃連8份,干姜5份,黨參5份,藿香5份,佩蘭5份。
一種制備上述任一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按重量比稱取桂枝、蔥白和青皮,混合后加水浸泡0.5~1.5小時,浸泡完成后,加水蒸餾4~5小時,提取揮發油,藥渣備用;
S2:收集揮發油,用2~4倍量的β-環糊精進行包合,得到桂枝、蔥白、青皮揮發油包合物,備用;
S3:按重量比稱取黃芪、芍藥、蒲公英、黃芩、黃連、干姜、黨參、藿香和佩蘭,加入藥材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0.5-1h,收集藥液,藥渣備用;
S4:將S1步驟的藥渣與S3步驟的藥渣混合,加入藥材4-6倍量的水,煎煮1-1.5h,收集藥液,藥渣棄去;
S5:將S3步驟的藥液與S4步驟的藥液合并,加熱濃縮至浸膏,將浸膏干燥后得到干膏,將干膏粉碎制備成干膏粉末,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藥物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45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蒸汽滅菌器的滅菌方法及蒸汽滅菌器
- 下一篇:抗癌消瘤濃縮丸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