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緊密配合型聯軸器及裝配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63391.3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0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常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林卓越動力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1/04 | 分類號: | F16D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qū)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37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緊密 配合 聯軸器 裝配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了一種聯軸器,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聯軸器的裝配工藝,屬于機械傳動零件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聯軸器廣泛應用于機械、液壓等傳動領域,主要用于軸與軸之間的連接,一般而言,由于加工機床和制造成本等原因,軸的制造尺寸不宜過長,因此,傳動旋轉的運動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至少兩根軸,聯軸器就是用于軸與軸的連接,具有很好的傳遞旋轉運動性能。
目前市場上的,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調整主動軸相位與從動軸相位,套筒與端蓋的位置,使二者相匹配,這增加了聯軸器安裝的難度,且裝拆不方便。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fā)明的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使用壽命長的聯軸器;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聯軸器的裝配工藝。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的前一個技術方案是這樣的該緊密配合型聯軸器,包括花鍵軸,所述花鍵軸外周裝配有上軸承和下軸承,上、下軸承的外周套接有軸承套,所述軸承套的兩端分別設有自其內、外兩側面向外凸出布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上端蓋和下端蓋朝向軸承的內側分別延伸有用于定位的上臺階部和下臺階部,所述的上、下臺階部分別與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之間定位配合固定;所述的上端蓋的外端還安裝有上端蓋套筒。
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別為沿軸承套兩端向外凸出布置的中空柱狀部件,上端蓋和下端蓋分別固定于對應抵接部的圓環(huán)形端面處。
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上端蓋套筒的一端插入上端蓋端部設有的裝配孔內,該裝配孔處設有向外呈90度翻折的一圈定位沿,相應的,上端蓋套筒的外壁設有與該定位沿相配合的一圈定位凸臺。
更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的上端蓋與上端蓋套筒之間采用過盈配合。
更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的上端蓋內裝有第一油封,第一油封通過上端蓋內部設有的臺階面定位安裝,并且,第一油封與上軸承之間、第一油封與上端蓋套筒之間分別留有間隙。
更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上端蓋套筒的外端裝配汽車軸承分離器,汽車軸承分離器的外左端連接汽車軸承。
更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的上端蓋和第一抵接部之間通過第一螺栓固定連接,在第一螺栓與上端蓋上的螺栓安裝孔之間還設有第一彈簧墊圈。
更進一步的,上述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所述下端蓋與第二抵接部之間通過第二螺栓固定連接,在第二螺栓與下端蓋的螺栓安裝孔之間還設有第二彈簧墊圈。
為了方便安裝,本發(fā)明還提供該緊密配合型聯軸器的裝配工藝,依次包括下述步驟:
1)將上軸承和下軸承放入油盤加熱至100-120℃后,分別從花鍵軸的兩端套入并安裝在花鍵軸上;
2)將軸承套放入油盤加熱,并在上軸承的外端裝入上端蓋和第一油封;
3)將軸承套放入油盤加熱至100-120℃后,取出軸承套并套裝在上軸承(81)和下軸承上;并將上端蓋固定于軸承套的一端。
4)在下軸承的外端裝入第二油封和下端蓋,并將下端蓋固定于軸承套的另一端;
5)安裝上端蓋套筒,上端蓋套筒上的定位凸臺和上端蓋上的定位沿配合定位;
6)再在上端蓋套筒沿軸線方向上依次安裝汽車分離器和汽車軸承。
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具有如下技術優(yōu)點:
1、本發(fā)明提供的聯軸器由于采用了向外凸出式抵接部件的設計,裝配時定位方便,操作空間大,生產效率高;
2、本發(fā)明提供的聯軸器便于端蓋與軸承套的安裝,降低了端蓋的固定要求,并且提高了該聯軸器的精度,減輕了產品的質量,節(jié)約了材質。
3、本發(fā)明提供的聯軸器的安裝工藝,使得端蓋與軸承套固定方便,并且采用沿軸承套兩端安裝密封機構的工藝,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從花鍵軸一端開始依次安裝各個部件的裝配工藝出現裝配的精確度低,裝配時間長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的精確度,縮短了裝配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緊密配合型聯軸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軸向剖視圖;
圖3是圖1中軸承套上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軸承套下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發(fā)明提供的一體式軸套的聯軸器零件分解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林卓越動力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林卓越動力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33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攪拌主機的傳動裝置及攪拌站
- 下一篇:線性滑動改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