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63356.1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3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陸軍;曹剛;陳永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80 | 分類號: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 |
| 地址: | 2156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脛骨 平臺 鎖定 鋼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
背景技術
脛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少。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擔1/6的承重。脛骨中下1/3處易于骨折。脛骨上1/3骨折移位,易壓迫腘動脈,造成小腿下段嚴重缺血壞死。脛骨中1/3骨折淤血潴留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內壓力造成缺血性肌攣縮。脛骨中下1/3骨折使滋養(yǎng)動脈斷裂,易引起骨折延遲愈合。脛骨骨折大多是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見為壓砸、沖撞、打擊致傷,骨折線為橫斷或粉碎型;有時兩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斷,軟組織損傷常較嚴重,易造成開放性骨折。間接暴力多見為高處跌下,跑跳的扭傷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線常為斜型或螺旋型,脛骨與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現(xiàn)有技術中治療脛骨骨折時通常是將固定鋼板安放在脛骨前側,容易因為前方軟組織損傷壞死導致鋼板外露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外固定支架則增加了釘眼護理工作并給病人帶來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避免應力集中的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包括:長條形的鋼板本體及自鋼板本體的一端延伸的圓形頭部,所述鋼板本體的自由末端呈圓形設置,所述鋼板本體設有數(shù)個均勻排布的第一螺紋孔,所述圓形頭部設有數(shù)個環(huán)形排布的第二螺紋孔,所述鋼板本體與頭部的連接處設有觀察孔,所述鋼板本體的一側設有數(shù)個第一凸部及與第一凸部間隔設置的數(shù)個第一凹部,所述鋼板本體的另一側設有數(shù)個第二凸部及與第二凸部間隔設置的數(shù)個第二凹部,所述數(shù)個第一凸部與數(shù)個第二凸部相對于鋼板本體的縱軸線相對稱,所述數(shù)個第一凹部與數(shù)個第二凹部相對于鋼板本體的縱軸線相對稱,所述鋼板本體滿足:
關系式1:f=a+b;
關系式2:a=b;
其中,f: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之間的最短距離,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相對稱;a:第一凸部離最近第一螺紋孔的最大距離;b:第二凸部離最近第一螺紋孔的最大距離。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鋼板本體的兩側邊均呈波浪形設置。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為重建型鋼板。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由純鈦材料制成。?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f=6.5mm。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還設有數(shù)個克氏針固定孔。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第一螺紋孔及第二螺紋孔均為錐螺紋孔。
優(yōu)選地,在上述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中,所述數(shù)個第一螺紋孔位于同一直線上。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通過鋼板本體的兩側分別設置凸部和凹部,從而利于鋼板的重建,通過凸部與凹部的尺寸設計滿足一定的關系式,可以避免應力集中,通過將圓形頭部的數(shù)個第二螺紋孔設置成環(huán)形,從而提高了抗旋轉的穩(wěn)定性,另外通過在所述鋼板本體與頭部的連接處設有觀察孔,從而方便醫(yī)生在手術過程中觀察裂縫處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中脛骨平臺后柱鎖定鋼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沿圖1所示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2中:?1、鋼板本體,2、頭部,10、自由末端,11、第一螺紋孔,20、第二螺紋孔,3、觀察孔,12、第一凸部,13、第一凹部,14、第二凸部,15、第二凹部,4、克氏針固定孔。
f:第一凹部與對稱第二凹部之間的最短距離;
a:第一凸部離最近第一螺紋孔的最大距離;
b第二凸部離最近第一螺紋孔的最大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特征和優(yōu)點,而不是對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33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