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ED平板燈背板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2981.4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76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樂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中微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15/02;F21V13/1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平板 背板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照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平板燈背板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側發光的LED平板燈中,后蓋背板與內部反射膜之間幾乎全部采用EVA等泡棉材料,此材料應用主要作用是將反射膜平整的貼合在導光板上。以上技術方法存在如下幾個缺點:1、泡棉體積較大,生產與運輸過程中容易沾染灰塵,毛發等細微雜物,平板燈在組裝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靜電,將以上細微灰塵吸附在光學組件上,從而降低平板燈組裝的合格率,灰塵處理不好時,甚至要報廢改燈具,產生較大的材料損失。2、泡棉質軟且恢復性較差,較容易被硬質的指甲,金屬工具等破壞。導致反射膜按壓不均勻,使平板燈增加亮點,黑點和波浪紋的出現,損害平板燈面光源的發光效果。從而產生不良。3、泡棉在金屬與反射膜之間無任何固定裝置,容易在組裝的時候滑動,該滑動同時帶動下部反射膜滑動,導致反射膜位置偏離。從而產生亮邊,暗邊等不良現象,增加返工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提供一種替換泡棉的制造工藝,且能夠提高LED燈具的發光效果,減少返工率的一種LED平板燈背板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LED平板燈背板機構,具有型材邊框以及通過螺釘固定在型材邊框上的背板,所述背板為方形框面,其上表面沖壓成方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凸面與反射膜表面壓接。
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位于所述型材邊框之間背板之間設有導光板,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與反射膜表面接觸。
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位于所述型材邊框之間背板之間還設有擴散板,所述擴散板上表面與導光板連接,其下表面與型材邊框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的機構是將LED平板燈背板由平面的形狀沖壓成中間部分凹槽形狀,讓背板凹槽面底部直接直接壓合在反射紙上面。其不僅省下傳統工藝下所使用的EVA阻燃泡棉,節約燈具成本。而且金屬材質的背板與反射膜直接貼合,更加平整,降低生產的不良率。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型材邊框,2、背板,3、凹槽,4、反射膜,5、導光板,6、擴散板,7、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LED平板燈背板機構,具有型材邊框1以及通過螺釘7固定在型材邊框1上的背板2,所述背板2為方形框面,其上表面沖壓成方形凹槽3,所述的凹槽3凸面與反射膜4表面壓接。位于所述型材邊框1之間背板2之間設有導光板5,所述導光板5的上表面與反射膜4表面接觸。位于所述型材邊框1之間背板2之間還設有擴散板6,所述擴散板6上表面與導光板5連接,其下表面與型材邊框1連接。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中微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中微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9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燈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塵防蚊蟲LED照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