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2675.0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2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大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全方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1 | 分類號: | H01R13/631;H01R13/502;H01R13/648;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1531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橢圓 usb3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代人基本上都離不開USB接口,但是一直以來,USB接口都是插入方式都不夠友好,尤其是USB1.1,也就是電腦上最早出現的那個長方形的接口,無數人經歷過反轉再反轉仍然沒能把USB數據線插進去的尷尬情況,于是機箱廠商將他移到機箱的正面,但是仍然無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鑒于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改進的USB3.1電連接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它支持對接連接器的正反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其傳輸數據速率能達到10Gbps,其包括上金屬屏蔽殼體、絕緣本體、兩排導電端子、及下金屬屏蔽殼體,所述上金屬屏蔽殼體和下金屬屏蔽殼體包覆在絕緣本體的外側,所述兩排導電端子具有安裝在絕緣本體上側的上排導電端子和安裝在絕緣本體下側的下排導電端子,所述上排導電端子包括十二根導電端子,所述下排導電端子也包括十二根導電端子,所述上金屬屏蔽殼體的前端具有橢圓形的對接框口,所述對接框口用于對接連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上金屬屏蔽殼體的前端具有橢圓形的對接框口,所述對接框口用于對接連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則對接連接器無需區分正反方向,任意插入配合,提高了USB3.1電連接器的易用性。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地,所述上金屬屏蔽殼體具有筒狀部和位于筒狀部后側并向下延伸的兩個接腳,所述筒狀部的底側具有配合縫。
進一步地,所述上金屬屏蔽殼體包括底壁、與底壁相對設置的頂壁、及設置在底壁和頂壁之間的兩側壁,所述下金屬屏蔽殼體包圍上金屬屏蔽殼體的底壁和兩側壁。
進一步地,所述下金屬屏蔽殼體和上金屬屏蔽殼體的側壁通過鐳射焊接連接在一起,所述下金屬屏蔽殼體與上金屬屏蔽殼體的側壁之間設有鐳射焊點。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本體中鑲嵌有金屬屏蔽板,所述金屬屏蔽板位于上排導電端子和下排導電端子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USB3.1電連接器還設有位于絕緣本體后側的絕緣載體,所述絕緣本體安裝在絕緣載體上,所述金屬屏蔽板包括水平延伸的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向下延伸的焊接腳,所述焊接腳位于絕緣載體的后側。
進一步地,所述USB3.1電連接器還包括套設有在絕緣本體外側的金屬遮蔽框,所述上排導電端子和下排導電端子向前穿過金屬遮蔽框。
進一步地,所述上排端子中的每一個均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絕緣本體上側的對接部及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絕緣載體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于表面焊接至外部電路板。
進一步地,所述下排端子中的每一個均具有水平向前延伸至絕緣本體下側的對接部及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絕緣載體并向下彎折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于穿孔焊接至外部電路板。
附圖說明
圖1是符合本發明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USB3.1電連接器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3是圖1所示USB3.1電連接器立體分解圖。
圖4是圖3所示USB3.1電連接器進一步分解圖。
圖5是是圖4所示USB3.1電連接器進一步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為符合本發明的一種具有橢圓框口的USB3.1電連接器100,其傳輸數據速率能達到10Gbps。USB3.1電連接器100為符合USB協會的TypeC規格。
USB3.1電連接器100包括上金屬屏蔽殼體10、絕緣本體20、兩排導電端子3、及下金屬屏蔽殼體40。絕緣本體20的后側設有絕緣載體50,所述絕緣本體20安裝在絕緣載體5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全方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全方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6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