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2622.9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93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雄;張磊;李志琴;李明龍;李明坤;陳陽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明雄 |
| 主分類號: | C01D3/16 | 分類號: | C01D3/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銘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包華娟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氯化鋰 溶液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溶液除鈣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
背景技術
氯化鋰是白色具有NaCl型面心晶格的規則晶體。氯化鋰應用廣泛市場需求量大,此外受氯化鋰及其衍生產品在受控核聚變反應、鋁鋰合金、鋰離子電池、光通信中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等行業的需求大幅增長的影響,增加了對原料氯化鋰的需求。目前氯化鋰的生產方法有轉化法、溶液萃取法、離子交換吸附法、鹽析法等。高純度的氯化鋰一般要求達到99.9%,生產中需要將將雜質分離出來,在生產中特別是生產中加入生石灰的工藝中,鈣離子的去除非常困難。現有技術中分離工藝有離子交換、溶液萃取、分步結晶、化學共沉淀等,這些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提純效率低、工藝流程長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針對在生產中特別是生產中加入生石灰的工藝中,鈣離子的去除非常困難的問題提供一種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將生產工藝中制備的氯化鋰溶液通過冷凝器,溫度降至30~35℃;將降溫后的氯化鋰溶液通過孔徑0.01~0.03μm中空超濾膜,過濾懸浮物;離子交換吸附:將去除懸浮物后的氯化鋰溶液再經過螯合樹脂吸附,吸附去除鈣離子得到。
上述的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步驟(1)中氯化鋰溶液的流量為5~10m3/h,優選7m3/h,通過冷凝器后溶液溫度降至35℃。
上述的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步驟(2)氯化鋰溶液通過中空超濾膜的流量為5~8m3/h,優選7m3/h,進出口壓差為0.07~0.1MPa,優選0.1MPa。
上述的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步驟(3)中氯化鋰溶液流量:7m3/h;解吸酸流量:0.5-1m3/h,酸濃度:6%、再生堿流量:0.5-1m3/h,堿濃度:4%、水淋洗流量:2-3m3/h
上述的生產中氯化鋰溶液除鈣工藝,步驟(3)中載有螯合樹脂的離子交換罐為至少三臺,優選三臺二用一備,每兩臺串聯。
本系統集成了當今液體精制處理的最先進技術:膜過濾+樹脂吸附,膜過濾采用自動化控制,樹脂吸附采用手動操作。工藝運行平穩,質量指標可靠。
膜過濾技術:由于在系統運行中,需要降溫,會有固體懸浮的鈣物質及其他懸浮物析出,析出的懸浮物采用膜過濾去除,不僅降低了鈣去除成本,而且保護了螯合樹脂,提高了樹脂的使用壽命與鈣離子的去除效率。
螯合樹脂吸附技術:螯合樹脂利用其功能基團與鈣離子的特殊螯合作用,去除高鹽含量溶液中的鈣離子,去除徹底。本發明所述螯合樹脂為LSC-500樹脂,優選藍曉科技LSC-500胺基膦酸樹脂,動力學性能更好,將泄露點延遲至一個更長的時間,保證了料液中鈣離子穩定去除到一個更低的水平。本發明所述中空超濾膜優選中國發明專利--親水性聚氯乙烯膜及其制備方法說明書中所述的膜,例如中空纖維素膜,專利公開號為CN101513593。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工藝流程短,能夠深度去除氯化鋰溶液中的鈣離子,使得氯化鋰溶液的純度達到99.9%;(2)本發明采用降溫后膜過濾,去除溶液中的懸浮物,能夠有效保護螯合樹脂,并提高樹脂的使用壽命與鈣離子的去除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中的中空超濾膜為市場所售中空超濾膜或專利公開號為CN101513593,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中空纖維素膜。
(實施例1)
從氯化鋰生產中生成的含有鈣離子的料液,PH:6,T:50℃。將前述料液以5.50m3/h的流量通過冷凝器,溫度降至35℃。降溫后的料液以7m3/h的流量通過孔徑為0.01μm的中空超濾膜,過濾掉懸浮物,料液進出口壓差為0.08MPa。經膜過濾的料液通入載有螯合樹脂的離子交換罐,各工藝參數如下:氯化鋰溶液流量:7m3/h;解吸酸流量:0.6m3/h,酸濃度:6%、再生堿流量:0.5m3/h,堿濃度:4%、水淋洗流量:2m3/h。所述離子交換罐為3臺,二用一備,每兩臺串聯。
經兩層過濾氯化鋰溶液的純度為99.9%。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明雄,未經李明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6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