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塊化多電平光伏并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2336.2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7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榮飛;劉誠;唐慶;朱斌;徐業事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G05F1/67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黃美成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化 平光 并網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模塊化多電平光伏并網系統,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相六橋臂拓撲結構,每相包括上、下兩個橋臂,每個橋臂由1個半橋模塊SM、N個組件模塊PM和1個電感L串接而成,上、下橋臂連接點引出相線;三條相線接入公共電網;所述的N個組件模塊PM為PM1~PMN;
SM由兩個IGBT管T1~T2、兩個二極管D1~D2和一個電容C構成;其中,IGBT管T1的發射極與IGBT管T2的集電極相連并構成SM的正端,IGBT管T1的集電極與電容C的正極相連,IGBT管T2的發射極與電容的負極相連并構成SM的負端;D1與T1反向并聯,D2與T2反向并聯;IGBT管T1~T2的門極均接收外部設備提供的開關信號;
PM由兩個IGBT管T3~T4、兩個二極管D3~D4和一個電容C構成;其中,IGBT管T3的發射極與IGBT管T4的集電極相連并構成PM的正端,IGBT管T3的集電極與電容C的正極相連,IGBT管T4的發射極與電容的負極相連并構成PM的負端;D3與T3反向并聯,D4與T4反向并聯;IGBT管T3~T4的門極均接收外部設備提供的開關信號;在電容C的兩端并聯一個光伏組件PV;其中PV的正極與電容C的正極相連,PV的負極與電容C的負極相連;
每相上橋臂的SM、PM1~PMN、L依次串聯,即SM的正端與直流側正極相連,SM的負端與PM1正端相連,處于中間的PMn的正端與PMn-1的負端相連,PMn的負端與PMn+1的正端相連,n=2,3,…,N-1,PMN負端與L一端相連,L另一端引出相線;下橋臂L、PM1~PMN、SM依次串聯,即L一端引出相線,L另一端與PM1正端相連,處于中間的PMn的正端與PMn-1的負端相連,PMn的負端與PMn+1的正端相連,n=2,3,…,N-1,PMN負端與SM的正端相連,SM的負端與直流側負極相連;
所述N由光伏并網系統容量決定,其中Ptotal為傳輸的總功率,Ppv為每個光伏組件的功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多電平光伏并網系統,其特征在于:N=2。
3.一種模塊化多電平光伏并網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組件模塊PM控制方法和(2)冗余半橋模塊SM控制方法;
(1)組件模塊PM控制方法為:
每一相上橋臂中的每個組件模塊PM的調制波表達式為:每一相下橋臂中的每個組件模塊PM的調制波表達式為
其中UrefA為最大功率跟蹤控制環節得到的電壓的控制分量,UrefB為穩壓控制環節得到的穩壓控制的參考量,為并網控制環節中下橋臂的電壓參考值,為并網控制環節中下橋臂的電壓參考值;
將得到的Upjn作為每一相上橋臂中的每個組件模塊PM中IGBT管T1~T2的門極信號的調制波;將得到的Unjn作為每一相下橋臂中的每個組件模塊PM中IGBT管的門極信號的調制波;
(2)冗余半橋模塊SM控制方法為:
計算△USM=UDCref-∑UPVC,其中△USM為冗余模塊的電壓基準值,UDCref為直流側電壓設定值,∑UPVC為該橋臂所有的組件模塊的輸出電壓之和;△USM經過第二比例調節器后,與橋臂電流IPj經符號修正后的結果相乘,得到該相冗余半橋模塊的電壓調制波USMref;
將得到的USMref作為冗余半橋模塊SM中IGBT管的門極信號的調制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33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試紙條的條形碼的自學習識別方法
- 下一篇:磁記錄介質讀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