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揚聲器系統及其驅動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410362290.4 | 申請日: | 2014-07-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3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宏;馮聲振;周榮冠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揚聲器 系統 及其 驅動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揚聲器系統。所述揚聲器系統包括揚聲器和揚聲器驅動模塊;所述揚聲器包括靜態阻抗電路、機械等效阻抗電路和附加阻抗電路,所述附加阻抗電路連接在所述揚聲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其用于為所述揚聲器提供具有唯一性的串聯諧振頻率;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包括信號處理單元、音頻驅動單元和負載測試單元,其中,所述音頻驅動單元用于根據所述信號處理單元提供的音頻信號驅動所述揚聲器進行電聲轉換;所述負載測試單元用于檢測所述揚聲器的串聯諧振頻率來獲得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而所述信號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對所述揚聲器進行驅動優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揚聲器系統的驅動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揚聲器技術,特別地,涉及一種揚聲器系統以及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許多便攜式移動電子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腦、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等)在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般來說,為滿足使用者對于音頻方面的需求,移動電子設備一般會配備揚聲器系統來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信號,并將所述聲音信號輸出以供使用者收聽。
另一方面,為提高揚聲器的音頻性能,一般揚聲器的驅動會引入諸如均衡(EQ)調整、音效處理、揚聲器智能驅動和保護等音頻優化技術。不過,由于不同廠家和不同型號的揚聲器的性能均具有差異性,一般的揚聲器驅動在音頻性能優化方面并未考慮不同揚聲器之間的性能差異,因此無法達到較佳的音頻性能輸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揚聲器系統,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所述揚聲器系統的驅動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包括揚聲器和揚聲器驅動模塊;所述揚聲器包括靜態阻抗電路、機械等效阻抗電路和附加阻抗電路,其中,所述靜態阻抗電路和所述機械等效阻抗電路相互串聯并且連接在所述揚聲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所述附加阻抗電路連接在所述揚聲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其用于為所述揚聲器提供具有唯一性的串聯諧振頻率;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包括信號處理單元、音頻驅動單元和負載測試單元,其中,所述音頻驅動單元連接在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和所述揚聲器之間,用于根據所述信號處理單元提供音頻信號的驅動所述揚聲器進行電聲轉換;所述負載測試單元連接在所述揚聲器和所述信號處理單元之間,用于檢測所述揚聲器的串聯諧振頻率來獲得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而所述信號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對所述揚聲器進行驅動優化。
在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附加阻抗電路為RLC串聯支路,所述RLC串聯支路包括串聯在所述揚聲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電感、電阻和電容。
在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附加阻抗電路為濾波電路,所述濾波電路用于為所述揚聲器提供串聯諧振頻率來作為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并且對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提供的音頻驅動信號進行濾波處理。
在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濾波電路為LC低通濾波電路,其包括依序串聯在所述揚聲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間的第一電感、電容和第二電感。
在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還包括輸入單元,所述輸入單元連接到所述信號處理單元,用于接收音頻數據并將所述音頻數據提供給所述信號處理單元。
在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連接到所述信號處理單元,用于控制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對所述輸入單元提供的音頻數據進行數據處理。
本發明提供的揚聲器系統的驅動方法,用于驅動如上所述的揚聲器系統,所述驅動方法包括:揚聲器驅動模塊預先建立揚聲器模型數據庫;在揚聲器接入到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之后,檢測所述揚聲器的串聯諧振頻率,所述串聯諧振頻率用于作為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在所述揚聲器模型數據庫選取與所述揚聲器的身份標識相對應的數據模型,并利用所述數據模型對所述揚聲器進行驅動優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瑞聲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2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