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矮牽牛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2215.8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9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志剛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沈陽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牽牛 種植 方法 | ||
1.一種矮牽牛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播種育苗,矮牽牛在終霜后定植露地,經90天左右可培育出6~8個大的分枝,葉片數50枚以上,有的品種達上并且至少開1朵花的很大秧苗;如果在4月份播種,60多天可開花;有的雜交品種在播種出苗期間,抗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遠不如常規品種,因此播種時一定要注意環境條件的控制;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5克左右,如用價格昂貴的種子,不超過1.2克;由于種子極細小,應將種子與30~50倍的細土或細砂粒混合后再播;播后覆蓋細土0.2厘米,防止吊干種芽;薄覆土比沒有覆土的出苗率高;
二、移栽,矮牽牛矮牽牛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保護地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種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國慶,所以播種時間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種前裝好介質,澆透水,播后細噴霧濕潤種子,種子不能覆蓋任何介質,否則會影響發芽;播后保持介質溫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對真葉出現后施50×10-6濃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風,種苗也可逐漸見光;種苗出現2~3對真葉時,介質溫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鉀15-15-15的0.1%的復合肥液;此階段仍應注意通風,防止病害產生,每隔1周左右噴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當植株出現3對真葉時,根系已完好形成,溫度、濕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風、防病工作;
三、移植上盆,288穴的育苗盤育苗,秋播直接移入13厘米口徑的營養缽,春播一般只移入10厘米口徑的營養缽;也可先定植于苗床上,再移入營養缽內;⑴光照調節;矮牽牛夏季生產比較耐高溫,一般只在移栽后幾天加以遮陽、緩苗,在整個生長期均不需要遮陽;⑵溫度控制;矮牽牛移植后溫度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于15℃,溫度過低會推遲開花,甚至不開花;在實際生產中,要求國慶開花的要在大棚內進行生產,避免在國慶前因溫度低而影響開花;要求在五一開花的,也可在露地進行生產,但必須保證冬季霜不直接落在葉片上,否則葉片會出現白色斑點,影響觀賞效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均采用保護地設施栽培;
四、栽培管理,澆水始終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矮牽牛夏季生產盆花,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肥料選擇氮、鉀含量高,磷適當偏低的,氮肥可選擇尿素,復合肥則選擇氮磷鉀比例為15-15-15或含氮、鉀高的,濃度控制在0.1%~0.2%,水溶性肥料一般選擇20-10-20和14-0-14兩種,濃度在50×10-6~100×10-6;冬季生產盆花,在3~4月勤施復合肥,視生長情況,適當追施氮肥;矮牽牛生產中一般不經摘心處理,但在夏季需摘心一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矮牽牛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矮牽牛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為,矮牽牛的病害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生長期莖腐病;主要蟲害有菜蛾、蚜蟲、卷葉蛾等,尤其在國慶花卉生產中較為常見;出現蚜蟲一般不能用殺滅菊酯噴施,容易引起藥害,影響生長;五、出圃質量;冬季生產的盆花,采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冠幅一般在20~25厘米間,株形整齊、飽滿,開花一致;夏季生產的盆花,采用10厘米口徑的營養缽,冠幅一般在15~18厘米;矮牽牛可進行長途運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矮牽牛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矮牽牛較耐修剪,如果在第一次修剪失敗,可以再修剪一次,之后通過換盆,勤施薄肥,養護得當,一般不影響質量,仍可出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志剛,未經李志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2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綠色紫蘇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富硒當歸種苗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