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2051.9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36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井上尊道;柳澤敦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04C2/10 | 分類號: | F04C2/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馮春時,李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泵,其能夠使得泵整體小型化,并且降低驅動時轉子的磨耗,延長壽命,并且能夠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術
傳統上,存在內裝有泄放閥的內接齒輪式油泵。專利文獻1公開了其具體的構成。概略地講專利文獻1的構成,在配置有內外兩個轉子的凹形凹部6的周圍形成用于安裝罩24的平滑的罩安裝面22,在適當位置穿設有用于固定罩24的多個螺栓孔23。
在罩安裝面22上,從排放室11附近朝向吸入室10凹設有返回通路26。該返回通路26的一端向著入口通路12開口,并且另一端延伸到與排放室11鄰接的部分。由此,罩安裝面22分為圍繞圓形凹部6的泵室側部分22a和外側部分22b,形成為兩個部分。
另外,向排放通路14開口的泄放通路27的中間位置穿設的側孔27a在返回通路26開口。在泄放通路27安裝有公知的泄放閥28,當排放壓達到一定以上時,過剩壓的潤滑油通過側孔27a排出至返回通路26內,向著吸入室10側循環。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3-24648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專利文獻1中,由于將所述返回通路26和所述圓形凹部6隔離,因此在返回通路26和圓形凹部6之間形成泵室側部分22a。因此,泵殼體5在徑向外側增大泵室側部分22a的寬度的大小。
另外,所述返回通路26在與圓形凹部6分開的位置,以與該圓形凹部6獨立的狀態形成。通過這樣的構成,泵殼體5的形狀變得復雜,制造成本也變高。進一步地,返回通路26形成在與圓形凹部6分開的位置,因此泄放油的流路變長,泄放油的流動難以順利進行,甚至泄放動作很有可能變得不良。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目的)在于,使得由泄放閥所泄放的油有效率地返回至吸入側,使得泄放動作良好,并且抑制安裝在泵主體上的轉子的損耗的發展,使其變得長壽命,并且使其集中得非常緊湊,能夠簡單地制造。
解決問題的手段
因此,本發明的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銳意研究的結果是,通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解決了上述問題,第一實施方式是:一種油泵,包括泵主體、泵蓋、外轉子和內轉子,所述泵主體包括:在內周側具有內周支撐壁部的轉子室;形成在該轉子室的第一吸入端口和第一排放端口;與所述第一吸入端口連通的吸入油路;與所述第一排放端口連通的排放油路;使油從該排放油路向所述吸入油路泄放的泄放閥;形成在該泄放閥的泄放排出側的泄放室;從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間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所述泵蓋包括:第二吸入端口和第二排放端口;與所述第一返回油路相對并且與其連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所述外轉子被所述轉子室的內周支撐壁部支撐,所述內轉子配置在所述外轉子的內周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內周支撐壁部形成為凹槽狀,并且沿著所述外轉子側的外周面開口,支撐所述外轉子的徑向的表側面的支撐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泵蓋的形成所述第二返回油路的部位附近。
通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油泵來解決上述問題,第二實施方式的油泵是,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油泵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和所述第二返回油路形成在相對于最大間隙部以所述轉子室的中心位置為點對稱的位置及其附近,所述最大間隙部位于所述吸入端口的終端部側和所述排放端口的始端部側之間。
通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第三實施方式是,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內周支撐壁部的深度方向的上端部位且在所述轉子室的表面部位形成開口。
通過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第四實施方式是,在第三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從所述轉子室的表面的深度尺寸小于所述外轉子的軸向厚度的一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0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2-00 旋轉活塞式機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都具有相同數目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嚙合式,即帶有與齒輪機構相似的配合構件的嚙合
F04C2-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嚙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間具有其他形式的運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