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61790.6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5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衛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衛武 |
| 主分類號: | A61K31/7048 | 分類號: | A61K31/7048;A61P37/08;A61P17/00;A61P17/04;A61P29/00;A61P31/04;A61K31/573;A61K31/4402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克勤 |
| 地址: | 7465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丘疹 蕁麻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西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丘疹性蕁麻疹是一個以癥狀特點而命名的疾病,?又稱蕁麻疹苔蘚、嬰兒苔蘚,是與昆蟲叮咬有關的遲發性過敏反應性皮膚病,多見于嬰幼兒及兒童,?好發于四肢和軀干部,?春、夏、秋季多見,本病其特征為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丘疹,頂端有水皰或大皰以及吸血昆蟲叮咬的小窩痕,周圍無紅暈,數目不定,散在分布,也可群集但不融合,?因劇癢搔抓而皮膚破傷繼發膿皰瘡、癤等感染性皮膚病。病因與臭蟲、跳蚤、虱、螨、蚊、狗疥蟲、米恙蟲、雞刺皮螨、蠓蟲叮咬外因性過敏反應以及食物、藥物過敏反應有關,主要是節肢動物叮咬皮膚后注入唾液,使該物質過敏的兒童產生本病。目前多以1%薄荷爐甘石洗劑和皮質類固醇霜止癢消炎治療,治療時效長、治愈率低、經常反復發作,同時1%薄荷爐甘石洗劑對皮膚有刺激性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治療時效長、治愈率低、經常反復發作、對皮膚有刺激性作用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丁酸氫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紅霉素13-17份;馬來酸氯苯那敏7-9份;輔料1000.5-1071.5份。
進一步地,所述丁酸氫化可的松為1.5份;乳糖酸紅霉素為15份;馬來酸氯苯那敏為8份。
進一步地,所述輔料為甘油60-65份;凡士林145-155份;十六醇95-105份;液狀石蠟95-105份;平平加O為?20-30份;羥苯乙醋0.5-1.5份;純化水590-610份。
進一步地,所述甘油為63份;凡士林為150份;十六醇為100份;液狀石蠟為100份;平平加O?為25份;羥苯乙醋為1份;純化水為600份。
一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乳膏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基質制備:取輔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狀石蠟100份、羥苯乙醋1份、純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內,加熱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為25份,停止加熱,攪拌均勻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質;
B、乳膏制備:取粉末原料丁酸氫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紅霉素15份、馬來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驟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質中,攪拌均勻即可;
C、包裝: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進行分裝。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加熱溫度為8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衛武,未經王衛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17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