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旋轉固定夾具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61735.7 | 申請日: | 2014-07-25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2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曉亮;南通睿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3Q3/04 | 分類號: | B23Q3/04;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瑞聯(lián)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固定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夾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工件需旋轉到一定角度再加工的旋轉固定夾具。
背景技術
一些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旋轉到一定角度才能實現(xiàn)加工,目前通常采用螺釘來固定,或者人工將工件擺到一定角度再進行固定,工件的固定和拆卸過程都比較繁瑣,而且工件旋轉的角度無法精確控制。此外,在固定過程中容易使工件表面磨損產生刮痕,對后續(xù)生產步驟產生影響。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旋轉固定夾具,以達到固定和拆卸方便,且旋轉角度精確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旋轉固定夾具,包括底板、支架、兩個氣缸,底板上中部安裝有支架,底板上支架兩側分別設置有長形槽,長形槽用于與氣缸底部的配合連接,兩個氣缸的頂部分別與工作臺的兩端連接,支架上還設置有橫軸,橫軸用于與上方工作臺進行連接。
進一步地,工作臺底部焊接有套圈,支架上的橫軸穿過套圈,工作臺可繞橫軸在一定范圍內旋轉。
進一步地,兩個氣缸頂部與工作臺為固定安裝,氣缸3底部與長形槽的配合連接方式為固定安裝,氣缸4底部可在長形槽內往復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調節(jié)支撐座和調節(jié)緩沖器。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一端設置有工件夾。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提供的旋轉固定夾具,使工件旋轉到一定角度,固定在工作臺上進行加工,固定和拆卸過程方便,角度控制精確,而且減少在固定過程中工件表面由于摩擦而產生的磨損或刮痕,減少對后續(xù)生產步驟的影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轉固定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旋轉固定夾具整體示意圖;
圖中數(shù)字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底板?????????????2-支架??????????????3-氣缸
4-氣缸?????????????5-調節(jié)支撐座????????6-調節(jié)緩沖器
7-工作臺???????????71-工件夾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根據(jù)圖1和圖2,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旋轉固定夾具,包括底板1、支架2、氣缸3、氣缸4,底板1中部安裝有支架2,底板1上支架2兩側分別設置有長形槽,長形槽用于與氣缸底部的配合連接,兩個氣缸的頂部分別與工作臺7的兩端連接,支架2上還設置有橫軸,橫軸用于與上方工作臺7進行連接。
工作臺7底部焊接有套圈,支架2上的橫軸穿過套圈,工作臺7可繞橫軸在一定范圍內旋轉。
氣缸3、氣缸4頂部與工作臺7為固定安裝,氣缸3底部與長形槽的配合連接方式為固定安裝,氣缸4底部可在長形槽內往復移動。
底板1上還設置有調節(jié)支撐座5和調節(jié)緩沖器6。
工作臺1一端設置有工件夾71。
需要加工的工件通過工件夾71固定在工作臺7上,氣缸3、4連接控制裝置,氣缸4下端在長形槽中移動,配合工作臺7底部的套圈繞橫軸旋轉一起使工作臺7旋轉到一定角度,在旋轉擺動過程中,調節(jié)支撐座5用于固定支撐工作臺7,調節(jié)緩沖器6可以防止工作旋轉幅度過大而導致裝置損壞,此時可對工件進行加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旋轉固定夾具,能夠使工件旋轉到一定角度,固定在工作臺上進行加工,固定和拆卸過程方便,角度控制精確,而且減少在固定過程中工件表面由于摩擦而產生的磨損或刮痕,減少對后續(xù)生產步驟的影響,另外,本發(fā)明提供的旋轉固定夾具結構簡單、實現(xiàn)自動化,降低生產成本。
最后要說明的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曉亮;南通睿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朱曉亮;南通睿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173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