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利用魚塘底層水的阿基米德螺旋增氧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410361599.1 | 申請日: | 2014-07-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2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發明(設計)人: | 梁橋鋒;梁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橋鋒;梁曦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志強 |
地址: | 529300 廣東省江門市開平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利用 魚塘 底層 阿基米德 螺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氧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循環利用魚塘底層水的阿基米德螺旋增氧裝置。
背景技術
增氧機是一種常被應用于水產養殖業的機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以確保水中的魚類不會缺氧,同時也能抑制水中厭氧菌的生長,防止池水變質威脅魚類生存環境。現行魚塘增氧普遍采用水面機械增氧,然而傳統的水面機械增氧的增氧效果只有約五十厘米深,底層水始終溶氧少,不利于水體底部沉積的有機物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氧化分解,導致底層水富集硫化物、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為此,我國水產行業正大力倡導和推廣水底曝氣增氧技術,以實現水底有效增氧,但由于曝氣增氧所需的能耗高,空氣泡在水中因浮力而垂直上升快,溶氧時間短,水體流動少,因此有效曝氣增氧的水體范圍少,從而導致該技術的推廣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利用魚塘底層水的阿基米德螺旋增氧裝置,通過阿基米德螺旋泵把魚塘底層水抽上水面進行甩水增氧,促進魚塘水體的流動。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循環利用魚塘底層水的阿基米德螺旋增氧裝置,包括傾斜安裝在水中的阿基米德螺旋泵、位于水面上的截頂圓錐柱狀的甩水器、位于甩水器上方的環形接水盤,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泵的出水口與環形接水盤相連,所述環形接水盤的底部均勻開設有滴水孔;所述甩水器的上方安裝有雙軸輸出電機,所述雙軸輸出電機的下輸出軸與甩水器相連,上輸出軸通過圓柱齒輪、圓錐齒輪與阿基米德螺旋泵的螺旋軸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甩水器的上底面直徑與環形接水盤的內圓直徑相等,下底面直徑與環形接水盤的外圓直徑相等。
再進一步,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泵的底部連通有水罐,所述水罐連接有多條通向水底的軟水管,并且軟水管有部分鋪設在水底,形成向外擴散的分支。
再進一步,所述軟水管鋪設在水底的部分設置有若干微細進水孔。
本發明還提供了第二種的技術方案:
一種循環利用魚塘底層水的阿基米德螺旋增氧裝置,包括傾斜安裝在水中的阿基米德螺旋泵以及位于水面上的呈圓筒狀的甩水器,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泵的出水口與甩水器相連,所述甩水器的圓周筒壁上均勻開設有甩水孔;所述甩水器的上方安裝有雙軸輸出電機,所述雙軸輸出電機的下輸出軸與甩水器相連,上輸出軸通過圓柱齒輪、圓錐齒輪與阿基米德螺旋泵的螺旋軸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甩水孔的出水方向為甩水器的圓周筒壁的切線方向。
再進一步,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泵的底部連通有水罐,所述水罐連接有多條通向水底的軟水管,并且軟水管有部分鋪設在水底,形成向外擴散的分支。
再進一步,所述軟水管鋪設在水底的部分設置有若干微細進水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阿基米德螺旋泵把底層水抽至水面,并通過甩水器高速旋轉,并通過甩水器將底層水甩向空中,一方面可促進魚塘底層水體的流動和更新,極大地加快對硫化物、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的氧化分解和揮發。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橋鋒;梁曦,未經梁橋鋒;梁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15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