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排放速率及濃度的多參數隧道通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0861.0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5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興;李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17/18;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30005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排放 速率 濃度 參數 隧道 通風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排放速率及濃度的多參數隧道通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中從前至后依次分散布置多臺射流風機,并逐段設有多個排風井,在每個排風井上均設有排風機;
所述射流風機的控制方法為:
一)采用煙霧濃度檢測儀和CO濃度檢測儀檢測隧道出峒口內側的CO濃度值CCO和煙霧濃度值CVI;
二)采用控制器根據濃度檢測值以及相應的設定值和控制域對射流風機的啟停進行控制:
1)當出峒口內側的CO濃度值CCO≥CCO,max或出峒口內側的煙霧濃度值CVI≥CVI,max時,由隧道前端至后端順次開啟射流風機;
2)當出峒口內側的CO濃度值CCO<CCO,max-θCO且出峒口內側的煙霧濃度值CVI<CVI,max-θVI時,由隧道后端至前端順次關閉射流風機;
其中:CCO:CO濃度值;
CCO,max:CO濃度最大允許值;
CVI:煙霧濃度值;
CVI,max:煙霧濃度最大允許值;
θCO:CO濃度的控制域;
θVI:煙霧濃度的控制域;
所述排風井的控制方法為:
一)在排風井底部布置煙霧濃度檢測儀、CO濃度檢測儀、NOX濃度檢測儀和風速檢測儀,在各通風區段布置風速檢測儀,在隧道出峒口內側布置NOX濃度檢測儀和風速檢測儀;
二)采用控制器對檢測結果進行數據處理,根據隧道出峒口和各排風井的斷面面積Foi、檢測的NOX濃度CNOx和風速voi,按照公式QNOx=CNOx×voi×Foi計算隧道出峒口內側和各排風口氮氧化物排放速率QNOx;
三)由控制器根據濃度檢測值、風速檢測值、氮氧化物排放速率計算值QNOx以及各自的設定值和控制域θ進行排風機的啟停控制:
1)當出峒口內側的QNOx≥QNOx,max,開啟隧道最末端排風井的排風機;
2)當出峒口內側或已開啟排風機的排風井的QNOx≥QNOx,max時,由隧道后端至前端順次開啟排風井的排風機;當任一通風區段的vi≥vmax時,開啟該通風區段排風井的排風機;當出峒口內側和所有已開啟排風機的排風井的QNOx<QNOx,max-θNOx,且任一通風區段vi<vmax-θv時,由隧道前端至后端順次關閉排風井的排風機;
其中:Foi:出峒口或通風井的斷面面積;
vOi:出峒口或通風井的風速值;
vi:隧道內某通風區段風速值;
vmax:隧道內風速的最大允許值;
θV:隧道內風速的控制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放速率及濃度的多參數隧道通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上從前至后逐段設有多個送風井,在每個送風井上均設有送風機;所述送風機由控制器根據濃度檢測值以及各自的設定值和控制域進行集中送風機的啟停控制:當出峒口內側的CCO≥CCO,max或CVI≥CVI,max時,且當射流風機全部開啟后,由隧道前端至后端順次開啟送風機;當出峒口內側的CCO<CCO,max-θCO且CVI<CVI,max-θVI時,由隧道后端至前端順次關閉通風井內的送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未經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08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松緊的電池放置機構
- 下一篇:一種高速滑輪機構





